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揭秘:营养专家最想纠正的十大误区

0
分享至
如果你看到一种产品上打着“0脂肪”的标签,不要想当然认为它是健康的。

参考消息网2月3日报道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近日刊文称,我们向美国10位顶级营养专家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你最希望纠正的一个营养误区是什么?以下是他们的答案。

误区一:新鲜蔬果肯定比罐头和速冻食品健康

尽管人们一直认为“新鲜的最好”,但研究发现,冷冻、罐头和脱水蔬果的营养与新鲜蔬果一样丰富。

美国农业部营养安全与健康公平部门负责人、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萨拉·布莱希说:“它们还更省钱,可以保证家里永远有水果和蔬菜。”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一些罐头、冷冻和脱水食品会偷偷添加糖、饱和脂肪和钠等,因此,一定要看营养标签,选择能把这些成分降到最低的产品。

误区二:所有脂肪都不好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营养中心医学助理教授维贾雅·苏兰普迪博士说,对脂肪的误解导致很多人——以及食品制造商——用白面等精制碳水化合物和额外的糖分取代脂肪中的热量。她说:“这并没有让美国人变瘦,超重和肥胖率反而大幅上升。”

她还说,事实上,并非所有脂肪都是有害的。虽然某些类型的脂肪,包括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会增加心脏病或中风等疾病风险,但健康的脂肪——如单不饱和脂肪(存在于橄榄油、鳄梨和某些坚果和种子中)和多不饱和脂肪(存在于葵花油、核桃、鱼和亚麻籽中)——实际上有助于降低相关风险。好脂肪对供应能量、产生重要的激素、支持细胞功能,以及帮助吸收某些营养物质也很重要。

苏兰普迪说,如果你看到一种产品上打着“0脂肪”的标签,不要想当然认为它是健康的。优先选择成分简单、不添加糖分的产品。

误区三:“卡路里盈余”是长期变胖的最重要因素

确实,如果摄入的热量比消耗的多,你很可能变胖。如果消耗的热量比摄入的多,你很可能变瘦——至少短期内是这样。

但研究并没有证实,多吃会导致体重持续增加,从而导致超重或肥胖。美国塔夫茨大学弗里德曼营养和政策学院营养学和医学教授达留什·莫扎法里安博士说:“更准确地说,我们所吃的食物类型才是变胖的长期驱动因素。”

超加工食品——例如精制淀粉点心、麦片、饼干、能量棒、汽水和糖果,是体重增加的罪魁祸首,因为它们会迅速消化,让血液中增加大量葡萄糖、果糖和氨基酸,进而被肝脏转化为脂肪。相反,保持健康体重需要的是,从计算卡路里到重视健康饮食——质量重于数量。

误区四:Ⅱ型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

这一误区把果汁与水果混为一谈——由于果汁的糖分高、纤维含量低,因此会提高血糖水平。

但研究发现,Ⅱ型糖尿病患者也能吃水果。例如,一些研究表明,每天吃一份水果——尤其是蓝莓、葡萄和苹果——的人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较低。其他研究表明,即使你已经患有Ⅱ型糖尿病,那么吃水果也有助于控制血糖。

美国凯撒医疗集团烹饪医学和生活方式医学负责人薛婉玲博士说:“是时候推翻这一错误说法了。每个人,包括Ⅱ型糖尿病患者,都可以从水果的健康营养物质中受益,如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

误区五:植物奶比牛奶更健康

一些人认为,植物奶,比如用燕麦、杏仁、大米等制成的奶,比牛奶更有营养。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美国农业部前副部长凯瑟琳·梅里根说:“这是完全错误的。”一般情况下,一杯牛奶大约含有8克蛋白质,而一杯杏仁奶里只有1-2克蛋白质,一杯燕麦奶的蛋白质含量约为2-3克。梅里根博士说,虽然植物饮料可以提供很多其他营养成分,但它们的添加成分也比牛奶多——比如钠和额外的糖,这些都不利于健康。

误区六:土豆对你有害处

由于升糖指数高,土豆经常在营养界遭到诋毁。然而,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达夫妮·阿尔特曼-约翰逊说,土豆实际上对健康有益。它们富含维生素C、钾、纤维等营养物质,尤其是在连皮一起吃的时候。而且土豆很便宜,商店里随时可以买到,因此很容易获得。更健康的烹饪方法包括烤、水煮和空气炸。

误区七:别给小宝宝吃容易过敏的食物

多年来,专家们告诉新手父母,防止孩子今后对食物过敏的最好办法是在他们出生后的头几年,避免给他们喂食常见的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花生或鸡蛋。但现在,过敏专家说,让孩子早点接触花生制品更好。

如果孩子没有严重湿疹或已知食物过敏,可以在4-6个月时让他们开始接触花生制品(如稀释的花生酱、花生泡芙或花生粉,但不是整粒花生)。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儿科教授、食物过敏与哮喘研究中心主任鲁奇·古普塔博士说:“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给孩子提供多样化的饮食,对防止食物过敏也很重要。”

误区八:植物中的蛋白质不全面

美国斯坦福大学营养学家、医学教授克里斯托弗·加德纳说:“‘你从哪里获得蛋白质?’这是素食主义者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加德纳说:“这一误区认为,植物中缺少某些氨基酸。”但事实上,植源性食品中含有全部20种氨基酸,包括9种基本氨基酸;不同的是,植源性食品中氨基酸的占比不像在动物性食物中那么理想。因此,要想获得足够的蛋白质,你需要摄入不同种类的植源性食物——例如豆类、谷物和坚果。加德纳博士说:“这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容易。”

误区九:豆制品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在动物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会刺激乳腺肿瘤细胞的生长。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主任胡丙长说:“然而,这种联系在人类研究中没有得到证实。”到目前为止,科学并未表明大豆摄入与人类患乳腺癌风险之间存在关联。相反,食用豆腐、豆酱、豆浆等豆制品甚至可能降低乳腺癌风险。

胡博士说:“豆类食品也是与降低心脏病风险相关的有益营养成分的来源,包括优质蛋白、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研究结论很明确:放心地把豆制品纳入你的饮食吧!

误区十:基本营养建议应该不断更新

美国纽约大学营养学、食品研究学和公共卫生教授玛丽昂·内斯尔说,并非如此。她说:“为预防肥胖、Ⅱ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20世纪50年代,美国首次发布膳食建议,建议均衡热量,尽量减少高饱和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这与当前的美国膳食指南一致。”是的,科学在发展,但基本膳食原则不会改变。

正如作家迈克尔·波伦总结的7字箴言:“吃好、吃少、多吃菜。”这一建议在70年前适用,如今也同样适用。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神反转!花店老板娘被曝离婚,最终选择和小奶狗双宿双飞!

神反转!花店老板娘被曝离婚,最终选择和小奶狗双宿双飞!

小妍说情感
2023-03-29 09:24:26
不惧核弹,英国再次挑战俄底线,没有丝毫犹豫,普京做出明确回应

不惧核弹,英国再次挑战俄底线,没有丝毫犹豫,普京做出明确回应

强国新武器
2023-03-29 12:24:59
新婚第10天新郎吐血身亡,新娘自称无辜,可1份特殊录像揭开真相

新婚第10天新郎吐血身亡,新娘自称无辜,可1份特殊录像揭开真相

离笙奇谈
2023-03-13 12:18:27
特斯拉中国宣布 4 月 3 日推出新品,预计为新款充电设备

特斯拉中国宣布 4 月 3 日推出新品,预计为新款充电设备

IT之家
2023-03-31 11:29:31
1954年,英国女演员和美国男星的合影,众目睽睽之下解开了吊带

1954年,英国女演员和美国男星的合影,众目睽睽之下解开了吊带

阳光电竞君
2023-03-11 13:38:44
有人在上海博物馆写生?网友吵翻!公共场所,是理所应当还是挡道占位?

有人在上海博物馆写生?网友吵翻!公共场所,是理所应当还是挡道占位?

上观新闻
2023-03-31 12:12:20
北约军援又破红线,俄罗斯危机愈发严重,北约军官成俄军打击目标

北约军援又破红线,俄罗斯危机愈发严重,北约军官成俄军打击目标

三分亮剑
2023-03-29 16:50:02
网恋3年,转账53万多元,男子的心仪女友竟是“抠脚大汉”

网恋3年,转账53万多元,男子的心仪女友竟是“抠脚大汉”

环球网资讯
2023-03-31 19:51:37
太疯狂!麦当娜直言自己排卵期,用飞机将大虫从赌场接回来造人

太疯狂!麦当娜直言自己排卵期,用飞机将大虫从赌场接回来造人

娱圈有料
2023-03-30 19:10:46
成年儿子和母亲同床睡觉,趁她睡着后偷偷起床,妈妈醒来后悔不已

成年儿子和母亲同床睡觉,趁她睡着后偷偷起床,妈妈醒来后悔不已

陌上花开缓缓行
2023-03-31 22:26:55
吃屎、裸奔、上传女友裸照,这个冠军背后,有多少疯批?

吃屎、裸奔、上传女友裸照,这个冠军背后,有多少疯批?

奶一口烦恼
2023-03-29 10:14:26
45岁左小青身材有多撩人?当她下水的那一刻,网友:心动了!

45岁左小青身材有多撩人?当她下水的那一刻,网友:心动了!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3-03-28 09:40:54
外围女被曝有人能夜入20万,有些客人事先会吃药

外围女被曝有人能夜入20万,有些客人事先会吃药

高书行说一说
2023-03-07 13:45:24
她是国务院最年轻的发言人,成了“炮灰”!

她是国务院最年轻的发言人,成了“炮灰”!

美搭时尚界
2023-03-31 21:24:20
海南为啥要封关?以后我们不能去海南岛了吗?看这一条就够了

海南为啥要封关?以后我们不能去海南岛了吗?看这一条就够了

刘新谈社会
2023-04-01 02:16:46
《人生之路》马栓迎娶巧珍,张克南道歉,高加林早晚会出轨

《人生之路》马栓迎娶巧珍,张克南道歉,高加林早晚会出轨

真有戏剧
2023-03-31 09:57:11
38岁文章满头白发显沧桑,眼神无光憔悴认不出,精神状态引担忧

38岁文章满头白发显沧桑,眼神无光憔悴认不出,精神状态引担忧

罗罗娱乐精
2023-03-31 19:43:32
冯德莱恩访华前,欧盟达成共识:如果中方反制立陶宛,将出手报复

冯德莱恩访华前,欧盟达成共识:如果中方反制立陶宛,将出手报复

真知见
2023-03-30 16:08:39
4月1日起新冠患者住院全额费用、门诊专项保障等政策转为常规医疗保障政策

4月1日起新冠患者住院全额费用、门诊专项保障等政策转为常规医疗保障政策

北京商报
2023-03-30 16:26:09
辽篮主帅被批,广东辽宁和稠州的夺冠概率出炉,杜锋占据最大优势

辽篮主帅被批,广东辽宁和稠州的夺冠概率出炉,杜锋占据最大优势

阿信点评
2023-04-01 03:46:31
2023-04-01 06:46:44

头条要闻

北京等9地区惠民殡葬政策已覆盖到全体户籍居民

头条要闻

北京等9地区惠民殡葬政策已覆盖到全体户籍居民

体育要闻

三盘鏖战137分钟!梅总险胜同胞好友,连续5站巡回赛跻身决赛

娱乐要闻

林心如和霍建华"婚变风波"再升级!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孟晚舟:华为向死而生 怎能不成仁?

汽车要闻

MG7一下推出六款车 要我肯定果断选2.0T

态度原创

亲子
旅游
健康
本地
公开课

亲子要闻

这个甲流病毒太厉害了。

旅游要闻

杭州旅游攻略

喝水都胖?建议改掉三个坏习惯

本地新闻

专访|田鹏:经营非遗是为了更好传承非遗

公开课

越南为了恢复人口实行一夫多妻,下场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