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致癌?致畸?核医学专家解读日本核废水排海危害

0
分享至


2022年8月4日,央视新闻报道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排海计划正式开工。早在1年前2021年9月26日,日本首相菅义伟视察福岛第一核电站时,曾询问处理后的核污水能否饮用,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回应称:“如果稀释的话就可以喝”,但首相并未饮用。随后这段,连自己人的话都不相信的视频迅速在网络热传。

据了解,排放的核废水虽然经过专业的核素去除设备可将大多数放射性物质的浓度降至标准线以下,无论是真的可以去除,还只是稀释,但总量依然巨大,目前已知含有放射性的氚、碘-129锶-90等核素大量残留。对于在这些放射性核素会对人体有什么影响?真的会引发人类癌症或基因突变吗?

对此网易健康特别咨询了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核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林岩松教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医师、CSCO核医学常委陆克义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核医学科邱李恒主治医师及北京协和医院石聪医生,一起来看。

网易健康:核废水中残留的是如何进入人体的?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影响?

林岩松:感谢网易健康的邀请,我想邀请我的原因是因为我是一名核医学医生,长期和放射性核素为伍。首先我要跟大家强调是目前我国开展的核医学诊断及治疗的临床项目都是安全的。诊断检查中应用的均为低剂量、短半衰期核素,治疗用核素比如碘-131仅靶向于病灶区域的中低剂量核素。福岛问题之所以引起大家关注,主要是由于其放射性核素的较大剂量和超长半衰期。

是氢元素的同位素,是我们维持人类生存的水的组成元素,而放射性的氚主要以氚水的形式存在,可以轻易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同时通过代谢,还会进入各种有机分子内成为其组成部分。氚的物理半衰期约12.33年,也就是说要经过12年以上,才会有一半的氚转变成稳定元素。

进入人体的引起的长期内照射可引起我们疲乏无力、嗜睡、食欲减退、恶心及上腹部压痛等症状,累计一定剂量后可能引起慢性放射病,甚至致癌

网易健康:碘-129 锶-90射性核素有毒吗?会引发癌症吗?

林岩松:福岛核废水中残留的碘-129和锶-90根据毒性分类的话,碘-129属于低毒性类,锶-90则属于高毒性类。但碘-129需要很长的时间衰变,它的物理半衰期约1570万年。

碘-129衰变是放射性废物长期危害的主要来源之一。碘-129喜欢“坑”甲状腺,被人体吸收后,会选择性地浓集在甲状腺,可能会对甲状腺组织造成永久的持续性损伤。此外,儿童时期接触放射性核素会显著增加患甲状腺癌的风险。且暴露年龄越小,成年后患癌的风险越高。

而锶-90的放射性强度需要28.8年的时间。因为它和钙的化学性质相似,所以被人体摄入的锶-90会取代钙而参与骨代谢,在骨组织中长期沉积,可能会诱发骨骼及周围组织的肿瘤

网易健康:据说核废水中所含碳-14在数千年内都存在危险,是这样吗?

林岩松:核废水中残留的碳-14物理半衰期约为5730年,可以在大海中长期存留。经过海洋生物食物链的层层富集和浓缩很可能就会进入人体内

大家可能会注意到,一些医学检查中也会用到碳-14,比如检查幽门螺杆菌时就会用到碳-14呼气试验。也许有人就会产生疑问,做这些检查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吗?

其实,医学上对碳-14有很严格的使用标准,做一次碳-14呼气实验摄入的辐射剂量约不到1μCi(37KBq),低于人一天在自然生活环境中接受到的天然本底辐射,所以做碳-14呼气实验是安全的。

但是,基于安全考虑,我们临床上建议备孕、孕妇、哺乳期的妇女,以及儿童还是首选无辐射的碳-13呼气试验。

网易健康:核废水经过海水的稀释浓度会变低,是不是海产品没有问题了,可以放心吃了?

陆克义虽然福岛核废水经过海水的稀释浓度会变低,但经过海洋生物食物链的不断富集,会让放射性核素不断浓缩。人类作为食物链的顶端,通过食用海产品就间接地摄取了海水中的各种放射性物质,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积累就很可能会超过安全剂量。

特别提醒大家:为了自身安全,尽量食用经过放射性核素水平鉴定合格的,正规渠道的海产品。

网易健康:日本核废水排放大海的消息一出,有很多人都担心海盐是不是不能吃了?

石聪:并非如此。其实,选择正规来源,符合相关检测标准的海盐是没有问题的。

还有一些网友认为“碘可以抗辐射”,因此囤积加碘盐或放弃食用无碘盐转而食用碘盐。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仅靠食用加碘盐是不能防止核辐射的,碘盐的上限含量是30mg/kg,而碘片每片含碘量100mg左右,加碘盐远远达不到这个剂量。在临床上,服用碘片可以降低甲状腺吸收碘-131的剂量,但是效果有限,且无法防止碘-131以外的其他核素辐射。

WHO推荐成人每天摄碘量范围约为150-300μg,食用适量的加碘盐一直以来都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缺碘不仅会造成甲状腺肿、克汀病等碘缺乏病,而且还和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但部分特殊人群如甲亢、需要做碘-131治疗的人群,则应该食用无碘盐等低碘饮食,限制碘的高摄入。

网易健康:除了餐桌,还有很多人关心核辐射对人体会造成哪些损伤?哪些人体器官和细胞容易受到影响?

邱李恒核辐射对人体损伤程度取决于核素辐射的强度和暴露在辐射中的时间。短期内接受4000mSv以上的辐射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和快速死亡。接受2000-4000mSv的辐射会产生射线疾病。这些都是发生在重大核事故或核战争时,日常生活中无需过度担心。

人体的眼晶体、甲状腺性腺、造血系统等对核辐射较敏感核医学圈有一句老话:脱离核素剂量谈辐射都是耍流氓,不必谈核色变,过度恐慌。

网易健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防范核废水对身体带来的影响?

陆克义:日本排放核废水不同以往,其危害在于没有先例,体量巨大,无法预测。普通民众能做的就是相信党和政府,听党指挥,不传谣不信谣。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众生相!巴特勒手持奖杯引热议,复制阿根廷门将行为,马丁抢镜

众生相!巴特勒手持奖杯引热议,复制阿根廷门将行为,马丁抢镜

天涯沦落人
2023-05-30 11:13:49
突发!中国056护卫舰遭暴力撞击!我方3舰迅速合围,敌船被整惨了

突发!中国056护卫舰遭暴力撞击!我方3舰迅速合围,敌船被整惨了

旧日兮
2023-05-24 09:05:33
侯友宜民调暴跌,张亚中要国民党反思:考虑换掉朱立伦和换人参选

侯友宜民调暴跌,张亚中要国民党反思:考虑换掉朱立伦和换人参选

墨写东瀛话春秋
2023-05-30 20:01:49
俄乌最新战报来了!不到24小时,乌军反攻成果明显?

俄乌最新战报来了!不到24小时,乌军反攻成果明显?

海峡直通车V
2023-05-30 18:07:35
解放军两大战区发布重要消息,蔡英文当局:“一旦开打真的很惨”

解放军两大战区发布重要消息,蔡英文当局:“一旦开打真的很惨”

海峡直通车V
2023-05-30 09:54:51
至少7艘!日本巡逻船进入中国海区,中日紧张时刻,这要干什么?

至少7艘!日本巡逻船进入中国海区,中日紧张时刻,这要干什么?

环球科学猫
2023-05-30 13:45:26
晚到却是全球一流,续航1200公里,完胜比亚迪,仅售13万,还要啥宋?

晚到却是全球一流,续航1200公里,完胜比亚迪,仅售13万,还要啥宋?

隔壁说车老王
2023-05-30 13:57:47
赛季前ESPN18人预测:1人预测热火&掘金会师决赛 且热火抢7夺冠

赛季前ESPN18人预测:1人预测热火&掘金会师决赛 且热火抢7夺冠

直播吧
2023-05-30 14:12:07
马来西亚航展,歼-10C表演特技,西方战机集体缺席,因为什么?

马来西亚航展,歼-10C表演特技,西方战机集体缺席,因为什么?

曹卫东观察
2023-05-30 17:48:38
他是姬鹏飞的独子,当赖昌星保护伞被判处死刑,父亲为求情而病亡

他是姬鹏飞的独子,当赖昌星保护伞被判处死刑,父亲为求情而病亡

离笙奇谈
2023-05-25 10:53:28
公然“造假”,却被央视吹爆!最毁三观产品,正让全球上瘾

公然“造假”,却被央视吹爆!最毁三观产品,正让全球上瘾

金错刀
2022-12-04 19:27:20
再这么搞下去,3.85亿中产迟早被一锅端!

再这么搞下去,3.85亿中产迟早被一锅端!

大山说房
2023-05-30 16:06:38
日本反对半岛发射卫星,神舟16号发射穿越日本,防空导弹不敢造次

日本反对半岛发射卫星,神舟16号发射穿越日本,防空导弹不敢造次

牛锅小钒
2023-05-30 16:22:15
陈坤儿子已成年!长相浮现母亲基因,像哪位女明星认出来了么?

陈坤儿子已成年!长相浮现母亲基因,像哪位女明星认出来了么?

番茄娱乐加
2023-05-30 13:13:10
官方明确!逐一入户排查!事关每个家庭!

官方明确!逐一入户排查!事关每个家庭!

天二萌宠社区
2023-05-30 17:11:52
米体:张康阳今年前四月向国米注资5100万欧,均来自橡树基金贷款

米体:张康阳今年前四月向国米注资5100万欧,均来自橡树基金贷款

直播吧
2023-05-30 08:42:06
任正非:卡中国芯片脖子的,其实不是美国人,而是我们中国人

任正非:卡中国芯片脖子的,其实不是美国人,而是我们中国人

历史求知所
2023-05-30 08:00:59
应勇会见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一行

应勇会见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一行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3-05-30 18:55:48
不要放过阻挡收割机下高速的决策官员

不要放过阻挡收割机下高速的决策官员

巧桥的小城艺术
2023-05-30 14:48:54
已贬值超90%!这一国货币,对美元汇率再创历史新低!

已贬值超90%!这一国货币,对美元汇率再创历史新低!

环球网资讯
2023-05-30 10:59:14
2023-05-30 22:08:49

头条要闻

鱼主回应"冠军龙鱼"卖出108万天价:没卖 有鱼卖88万

头条要闻

鱼主回应"冠军龙鱼"卖出108万天价:没卖 有鱼卖88万

体育要闻

差1票成落选秀MVP!属于圣马丁的奇迹

娱乐要闻

阿娇前夫在高档餐厅庆生 娇妻颜值高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秦刚会见马斯克!马斯克:特斯拉反对"脱钩断链"

汽车要闻

海豹确实够快 而且快还不影响舒适度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旅游
数码
军事航空

节目刚播一期就退出 她是耍大牌吗?

本地新闻

浙江人结婚,被子真的可以用一辈子

旅游要闻

避暑去哪旅行?浙江杭州这个冷门宝藏地

数码要闻

WWDC23 Swift挑战赛获奖中国学生分享与编程的故事

军事要闻

中国老挝联合军演 一图显示武器代沟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