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气温陡降!养生的关键是正确“封藏”

0
分享至
“封藏”是冬日养生的一个重要原则,也就是说,冬天应该养护阳气、收敛精气。

许多人感慨,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霜前冷,雪后寒。”降雪过后,接踵而至的往往是又一轮的降温。气温骤降,也给不少朋友带来了不适,甚至还引发了或加重了部分疾病。因此,冬日养生,防止疾病侵袭至关重要。那么,寒冬时节养护身体有哪些要领呢?记者采访了南京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余波。

防寒保暖,不只是多穿一点

提到冬日养生,大家都知道要防寒保暖。但是防寒保暖,可远远不止多穿点衣服这么简单。

防寒保暖,要从足部做起。俗话说“寒从脚入”。余波主任告诉记者,天为阳、地为阴,人体也分阴阳,人体上部偏阳,下部偏阴。人的脚部与地阴相接,离心脏偏远,获得的血供相对不足,所以也比较怕冷。“如果上面燥热,下面寒冷,一般都是由中焦瘀堵造成的。”而做好下肢的保暖,能够保证回心血量,从而实现“脚暖浑身都暖”。平时手脚怕冷、易冷的人,在冬天格外要做好足部保暖工作。

其次,到了冬天,大家要调整作息习惯,最好能够做到“早睡晚起”。余波主任说:“冬季昼夜温差比较大,晚间至第二天凌晨两三点是冠心病等高发的时段,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应当格外注意保证良好的休息,避免熬夜。此外,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

不仅“静”有讲究,冬日里“动”也有学问。冬天运动需要注意时间的选择,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过晚可能会影响心血管健康;而过早,除了温度低,空气也不太好,大量污染物聚集在大气中还未消散。“古人讲‘以待阳光’,就是说要等太阳出来、云开雾散以后再锻炼。这也符合天人相应的原理,保证人体内的阳气生成与外界阳气生成时间相对应,使得锻炼顺应自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余波主任提醒,冬日运动应该以微微出汗为宜。大汗淋漓与“冬藏”原则相违背,会使人体阳气外泄,容易导致一系列疾病。当然,必要的安全措施也是少不了的,跑步前要热身、骑车时要戴护具,既有利于更轻松、放心地运动,又能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防寒保暖的同时,也别忘了通风和保湿。到了冬天,人们常常将门窗紧闭,窝在温暖的房间里,忽视了通风和保湿。密闭的环境下,空气比较混浊,氧气量也相对不足。长期处于密闭空间里,会造成缺氧,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因此,每天开窗通风,对人体的心血管和肺脏都有养护作用。与此同时,由于暖气、地暖和空调等取暖设备长期工作,屋内空气干燥,容易引起身体不适,甚至引发疾病。余波主任建议:“大家冬季在室内取暖时,可以配个加湿器或者放两盆水,保持空气合适的湿度,以防止皮肤瘙痒和干咳、哮喘等问题。”

扶阳同时,也要注意滋阴

“封藏”是冬日养生的一个重要原则,也就是说,冬天应该养护阳气、收敛精气。“阳主动,阴主静。阳气属于功能性的,人体的行为活动都与之相关。”余波主任告诉记者,如果人体阳气受损,就会导致阴寒物质在体内堆积,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各种病理物质,甚至是一些肉眼可见的器质性病变。因此,要在量变引起最终质变的过程中,抓住机会进行挽救,这也是强调“治未病”的重要原因。

那么,扶阳是否意味着要大量食用温热的食物来进补呢?余波主任指出,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冬季天寒,吃温热的食物属于一种自我保护,但如果过量,就会适得其反。“这是因为人在冬季阳气内收,如果一味进食大量温热食物,久而久之,体内就会相对阴液不足。所以,中医上有这样一句话‘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所谓“秋冬养阴”并不是说让大家每天吃寒凉的东西,而是指在进行温补的同时,一定要适当地滋阴。比如,冬天吃羊肉要注意不宜过多。如果温补的食物摄入比较多,那就要适当多吃点萝卜、百合,喝点绿茶,达到滋阴、平衡的目的,以免阳气过盛带来内热,导致身体阴阳不平衡,违反了养生之道。而一些更偏向于平补、不容易引起燥热的食品,如腊八粥等,则是自带“阴阳协调”的属性,很适合体质虚寒的人来进补。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现在应该是‘冬吃萝卜也吃姜’了。”余波主任解释,冬天吃白萝卜有很多好处,能够滋阴泻肺,还有消食的功效。冬日人们为了积蓄热量常常会大量地吃温辛的食物,导致体内阳气过盛、阴液不足。而萝卜能够发挥滋润的作用,从而“阴中求阳”,更好地补阳。

而适当地吃姜也有利于扶阳。姜有发散、温阳的作用。“过去人们冬天不提倡吃姜,是因为害怕把收藏起来的阳气发散掉,但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吃得好、居家环境也温暖了,吃姜也不会发散太多的阳气。”余波主任建议,冬天煲汤时,不妨多加几片生姜,驱寒暖胃,升阳助阳。

身体虚寒,试试“三九贴”

12月21日就是冬至了,这也意味着即将“进九”,迎来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时间。不少人听说“冬病夏治”贴“三伏贴”,余波主任告诉记者,其实冬日养生也有“三九贴”,不仅可以加强和巩固“三伏贴”的疗效,还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扶阳滋阴、预防疾病,做到冬夏皆治。

冬季在中医上与水关联密切,而肾在五脏中与水对应。因此,中医对冬季养肾十分关注。“三九贴”的原理就是以穴位贴敷的方式,让温热的药物成分渗透到皮下,作用于体内经络,达到温补肾阳的目的。余波主任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冬季养生护阳气就像用锅烧水,而“三九贴”就是在铁锅下面加了一把火,又给锅盖上了一个盖子。加一把火,能够让阳气更旺,更好地发挥身体功能;而盖上盖子,则是为了“滋阴”,防止“锅里的水烧干”:“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基础成分中针对性地再添加滋阴药物,保证发挥温肾扶阳作用的同时,不至于造成内热、引起副作用。”

余波主任说,一到冬日四肢变凉、怕冷的虚寒病人,脾胃功能虚弱、冬季容易腹泻的病人,患有慢阻肺、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有痛经、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问题的人群,以及一些肿瘤患者,都可以试试三九贴。“有些人群不喜欢吃中药,‘三九贴’正好是一种‘内病外治’的方法,能够有效调补阴阳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进行预防性处理或者对症治疗。”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迟重瑞:刚开始拒绝过陈丽华几次,我母亲住院,她花大价钱请名医

迟重瑞:刚开始拒绝过陈丽华几次,我母亲住院,她花大价钱请名医

欢乐八卦君
2023-03-14 17:23:07
为何今年以来上海高架道路“越来越堵”?这两个因素很重要

为何今年以来上海高架道路“越来越堵”?这两个因素很重要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3-03-23 09:49:07
江青有一特殊技能,曾被毛主席十分倚重,创作出的作品可达天价

江青有一特殊技能,曾被毛主席十分倚重,创作出的作品可达天价

今人说古
2023-03-22 23:34:42
大妈地铁上跳舞骚扰乘客和列车员

大妈地铁上跳舞骚扰乘客和列车员

环球网资讯
2023-03-23 10:01:55
完了完了,这次老美彻底的坐不住了!

完了完了,这次老美彻底的坐不住了!

盛世古巷
2023-03-19 21:14:29
上海一24岁英语老师和高一学生保持不正当关系,两月开房44次!

上海一24岁英语老师和高一学生保持不正当关系,两月开房44次!

微史客栈
2023-03-23 06:06:46
戚薇多年以前的妆容  就是现在网红流行的[舔屏][舔屏]

戚薇多年以前的妆容 就是现在网红流行的[舔屏][舔屏]

超能游戏
2023-03-13 14:19:05
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若与中国军事冲突,各方损耗恐达二战水准!

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若与中国军事冲突,各方损耗恐达二战水准!

杨春思
2023-03-22 16:43:08
和延迟退休相比,汹涌而来的公务员退休潮,才是我们这代人真正的难题……

和延迟退休相比,汹涌而来的公务员退休潮,才是我们这代人真正的难题……

毯叔盘钱
2023-03-21 18:45:23
“中产阶级”及格线出炉!全国只有3000万户?你家达标了吗?

“中产阶级”及格线出炉!全国只有3000万户?你家达标了吗?

财经万子婳
2023-03-22 07:10:02
文心一言,正在接受中餐菜名“地狱”般训练……

文心一言,正在接受中餐菜名“地狱”般训练……

万能的大叔
2023-03-22 23:31:06
我军宣布南海军演38天,话音刚落,菲总统针锋相对,提到美军基地

我军宣布南海军演38天,话音刚落,菲总统针锋相对,提到美军基地

阿哥说军事
2023-03-22 18:04:23
美国:贫铀弹没有放射威胁,若俄兵担心伤害,好办法是离开乌克兰

美国:贫铀弹没有放射威胁,若俄兵担心伤害,好办法是离开乌克兰

门卫秦大爷看世界
2023-03-23 10:44:32
四川最富有,85后女强人来了,手握1700多亿

四川最富有,85后女强人来了,手握1700多亿

林鹏有话说666
2023-03-23 09:09:57
林葳母亲观赛!面容姣好气质出众,同西热爱妻并坐,成靓丽风景线

林葳母亲观赛!面容姣好气质出众,同西热爱妻并坐,成靓丽风景线

理工男评篮球
2023-03-23 08:01:48
人体最大性器官是?

人体最大性器官是?

秋风枝叶
2023-03-22 17:35:27
疫情过后,线上经济,已经开始崩溃了

疫情过后,线上经济,已经开始崩溃了

探索日记
2023-03-22 21:43:19
林彪笔记里的毛主席:并不完美,对于毛主席的观点也并非全部赞成

林彪笔记里的毛主席:并不完美,对于毛主席的观点也并非全部赞成

鸢飞九天
2023-03-22 22:44:46
朝鲜将要购进我国战机,但为什么是歼10A,而不是更先进的歼10C?

朝鲜将要购进我国战机,但为什么是歼10A,而不是更先进的歼10C?

刘园爱美食
2023-03-22 19:10:06
我,420万上海买房,从天堂到地狱,现在很迷茫

我,420万上海买房,从天堂到地狱,现在很迷茫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3-03-23 05:27:19
2023-03-23 13:46:44

头条要闻

颜宁在深圳获聘新职:系清华最年轻教授 去年离美归国

头条要闻

颜宁在深圳获聘新职:系清华最年轻教授 去年离美归国

体育要闻

不用清偿欠款,就能上足协"清欠"名单?

娱乐要闻

刘亦菲换季大采购 素颜出门嫩得像20岁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百度回应文心一言文生图功能争议:完全是自研大语言模型

汽车要闻

全球首款搭载帝瓦雷音响 腾势N7将于年中上市

态度原创

亲子
手机
旅游
数码
公开课

亲子要闻

网友晒出幼儿园弟弟一张奖状“干饭领头羊”,网友:干饭是孩子的真本事。

手机要闻

苹果接口变更USB-C 接口,却和安卓不通用?欧盟有话说

旅游要闻

让人为之神往的天空之城 究竟有多美?

数码要闻

体验过OPPO Find X6 Pro,我总结了四个字:「脱胎换骨」

公开课

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差点成了中国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