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久病未必成医,老人凭经验用药隐患多

0
分享至
有部分老年人除了生病要吃药,保健品更成为“祛病强身”的必备品。

【现象】 一个方子吃好多年,被“忽悠”迷信保健品,老年人凭经验买药让子女忧心忡忡

【对策】 专家提醒,病情不同,使用药物也不同,吃药必须遵医嘱;更不能用保健品代替药物,以免贻误病情

身体一出现不适,老人就会凭经验自行买药,老年人乱吃药所造成的后果不容忽视——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种“钱多乱吃药”的怪现象,让不少年轻人为父母的健康忧心忡忡。

老人凭“经验”吃药 家人很头疼

路过药店就进去买药、家里到处都是药、身体不舒服了自行服药……家住丰台区的张女士的这些用药问题一直困扰着她的女儿,说也不听,劝也不听劝,让女儿很是头疼。

“我妈身体哪不舒服了,就自己找药吃,从来不去医院看病。我们在家都戏称她为‘张大夫’。我爸最烦我妈的一点就是碰到药店就要进去买点药,总之就是不走空。”张女士的女儿说,母亲今年58岁,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10年前还做过心脏支架手术,本应该更遵医嘱的她,不仅很少去医院复查,身体哪不舒服了,还自己配药服用。

令人担心的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张女士多了很多小毛病,女儿劝她去医院,她从来不去,还总和家人说自己的身体自己最了解,她买的药都没问题。“几年前开的药方,她觉得服用后效果很好,现在好几年过去了,一觉得身体不舒服,她还去按照那个方子开药服用,对不对症也不管。” 张女士的女儿说。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刘平(化名)身上。刘平家住东城区景山东门,今年70岁,为了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刘平一直坚持吃药,每次吃五六种,可是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得都不太理想。老伴儿让他去医院,他总说太麻烦。直到有一天刘平头晕特别厉害,一测血压竟然有180/100(毫米汞柱),赶紧去急诊就诊,医生问他吃了什么降压药?他说看到老伴儿吃的降压药是进口的,自己就做主把药换成进口药,药也吃了,咋还能血压高呢?

保健品当必备品 血糖越吃越高

像张女士和刘平这样爱吃药的老年人并不在少数,在老年群体中,还有部分老年人除了生病要吃药,保健品更成为“祛病强身”的必备品。

家住东城区灯市口的张强(化名)今年62岁,确诊糖尿病5年有余,血糖一直控制不好,但却最喜欢吃点心,可医生叮嘱他血糖太高,不能吃。张强为了这事很郁闷,听说某种新研究出来的保健品特别神奇,吃着点心也能降糖,这可说到他的心坎儿里了,赶紧买了好几个疗程的药,停了医生给他开的降糖药,边吃保健品边吃着点心,心里别提多惬意了。可最近张强觉得浑身没力气,不爱吃饭,连最爱吃的点心也提不起兴趣了,还总是觉得口干,人一天比一天虚弱,儿女赶紧把他送到医院急诊,一测血糖30多(毫摩尔/升),吓了老人一跳,他想自己一直好好吃着保健品,咋不管事呢?为此,老人很是郁闷。

怎么正确服药?专家提个醒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疾病在老年人身上出现,吃药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药到底该怎么吃呢?保健品能替代药物吗?老年人吃药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北京市隆福医院老年病科主治医师王爽提醒老年人,不能轻信保健品的宣传,保健品不是药品,有疾病还是要到正规医院治疗,不能用保健品代替,以免贻误病情。另外,每个人的病情都不同,适合的药物也不同,医生会根据病情给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不能自行随意换药,要遵医嘱。

对于服药,王爽提出了几点建议:

服药分时间:服药其实有很多讲究,有的药物需饭前吃,有的药物需饭后服,有的要吞服,有的要嚼服。比如拜阿斯匹林,很多老年人认为阿斯匹林伤胃于是就在饭后吃了,其实拜阿斯匹林是肠溶片,在胃里不吸收,到了肠道才会吸收,所以要空腹服,以免延长在胃内的停留时间。

服药要规律:不同药物服药次数不同,有的一天一次,有的一天三次,甚至还有一周一次的,不同药物的作用时间不同,所以服药次数和时间都不同,需要正确规律地服药。

严格遵医嘱:有些人服药自作主张,迷信进口药,觉得吃了进口药就能好,其实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所以遵医嘱才能更好地治病。

复查要定期:服药不是目的,治病才是关键。病情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有些药物有副作用,定期复诊复查很重要,医生会定期监测以保障安全用药,同时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用药。

预防更重要:很多疾病是不可逆的,防胜于治,定期的体检可以帮助老年人早发现问题,尽早解决问题。

文/沐晴 翔伟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媒承认:世界上最好的战舰,可能不是美国的

美媒承认:世界上最好的战舰,可能不是美国的

环球时报新闻
2023-06-04 09:28:46
俄罗斯防长发出最严厉警告

俄罗斯防长发出最严厉警告

老默吃娱
2023-05-31 08:04:02
“正能量”发明人——宋山木

“正能量”发明人——宋山木

书画谈
2023-06-04 16:45:11
为了不被卡脖子,他扎根“地下”20余年……

为了不被卡脖子,他扎根“地下”20余年……

环球网资讯
2023-05-31 18:51:28
为当模特,她买了“新的人生”

为当模特,她买了“新的人生”

环球网资讯
2023-05-27 12:27:22
广东知名米线门店员工在地上脚踩鸡肉解冻!回应:门店整改,系新员工已惩罚

广东知名米线门店员工在地上脚踩鸡肉解冻!回应:门店整改,系新员工已惩罚

潇湘晨报
2023-06-04 18:29:20
原来他是gay啊?真假,有点惊讶诶!

原来他是gay啊?真假,有点惊讶诶!

章娱来了
2023-05-30 09:22:44
中情局长访华后,又一美专机降落中国,中方喊三个“停止、绝不”

中情局长访华后,又一美专机降落中国,中方喊三个“停止、绝不”

均均有声
2023-06-04 16:31:39
突发!四川德阳发生一起恶性案件,一男子当街持刀捅杀女子后自杀

突发!四川德阳发生一起恶性案件,一男子当街持刀捅杀女子后自杀

番茄的时界
2023-06-04 01:34:56
“85后”福建南平市科技局局长余洲已任武夷山市委副书记

“85后”福建南平市科技局局长余洲已任武夷山市委副书记

澎湃新闻
2023-06-04 16:47:12
大陆台海政策或微调?此次反驳美方的,不是外交部,而是中央军委

大陆台海政策或微调?此次反驳美方的,不是外交部,而是中央军委

千字识界
2023-06-03 16:25:59
开了3年的新能源车,一算账,才发现和燃油车的差距十分明显!

开了3年的新能源车,一算账,才发现和燃油车的差距十分明显!

专属头像宝库
2023-05-12 19:37:23
国家动真格!成都、南京、杭州、深圳地铁规划取消,释放什么信号

国家动真格!成都、南京、杭州、深圳地铁规划取消,释放什么信号

平说财经
2023-06-04 14:18:23
浙江2名95后辅警驾车被撞身亡:二人身份信息曝光,一细节诡异

浙江2名95后辅警驾车被撞身亡:二人身份信息曝光,一细节诡异

俗说新语文化
2023-06-03 17:59:52
无视秦刚警告,这国总统执意窜台,不到24小时,中方不再客气

无视秦刚警告,这国总统执意窜台,不到24小时,中方不再客气

忆史君
2023-05-12 12:37:50
女子恋爱后男子称怀孕就结婚,怀孕后女子得知对方已婚有4个女友

女子恋爱后男子称怀孕就结婚,怀孕后女子得知对方已婚有4个女友

神州亿哥
2023-06-03 19:53:05
国产榴莲即将上市,吃货们坐不住了

国产榴莲即将上市,吃货们坐不住了

环球Tech
2023-06-03 15:12:21
将印度拉入北约,上合组织这下有救了,美国无意间,帮了中国大忙

将印度拉入北约,上合组织这下有救了,美国无意间,帮了中国大忙

忠诚TALK
2023-06-01 11:35:18
大四女子卖淫一次8000元,还称:身体舒服

大四女子卖淫一次8000元,还称:身体舒服

贾哥说事
2023-05-06 13:06:25
神回复:打扫卫生发现的,要不要告诉房东呢?谢谢神评指点!

神回复:打扫卫生发现的,要不要告诉房东呢?谢谢神评指点!

今天你笑了没
2023-05-29 11:44:20
2023-06-04 21:56:49

头条要闻

伊朗表态称将与沙特等建海军联盟 美方:这违背情理

头条要闻

伊朗表态称将与沙特等建海军联盟 美方:这违背情理

体育要闻

地球保卫战,只剩最后一道防线了...

娱乐要闻

李荣浩连续9年为妻子庆生 无生子计划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中国大厂最牛女CEO

汽车要闻

售14.18万-16.88万 2023款亚洲狮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数码
时尚
教育
本地
手机

数码要闻

苏妈AMD全力押注AI:MI300对标英伟达超芯,研发增长近四倍

85大花恋情被曝,红成这样还需要爱情吗?

教育要闻

蓝海变红海,高考志愿填报咋就这么火?

本地新闻

“颜色釉女王”邓希平:让历史的技艺重现光芒

手机要闻

华为版ChatGPT要来了?产品主要面向To B/G客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