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加热时间别太长 微波炉使用5大误区

0
分享至

微波炉可以说是现代家庭必不可少的家电产品,它为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我们在使用微波炉时只注重了它的快捷性,却常常错误地使用,使得微波炉对我们造成伤害。那么在使用过程中我们要避免陷入哪些误区呢?

第一,烹煮容器的误区

也许你习惯将打包的食物连带塑料饭盒一起扔进微波炉加热,这是万万不可的。因为塑料容器在加热过程中会变形,而且放出有毒物质污染食物,长此以往下去就会引发癌症。

另外还应注意的是,金属容器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在微波炉加热时会产生火花,不仅会损伤炉体还会引发爆炸。我们应该使用微波炉专用容器加热食物,并且在加热的过程中不要将容器盖子盖严,因为在封闭容器内食物加热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发,使容器内压力过高,易引起爆炸事故。

▲避免用金属或塑料容器加热食物

第二,加热时间的误区

人们常把食品放入微波炉解冻或加热,有时忘记取出,一放就是几小时。如果忘记取出在3小时以上,最好扔到不要,以免引起食物中毒。而且加热时间过长的食物由于水分流失较快容易变干,除了口感不佳外营养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加热时间不宜过长

第三,冷冻或加热时的误区

将半熟的肉类放入微波炉加热至全熟,虽然可以缩短烹调时间,但是在食品半熟的时候细菌仍会生长,第二次再用微波炉加热时,时间过短不可能将细菌全杀死。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将冰冻的肉类食品先在微波炉中解冻,然后再加热为熟食,这样就可以放心食用了。

▲用微波炉加热或解冻食物时应注意

另外,在解冻的时候也是同样道理。不应冷冻经微波炉解冻过的肉类,因为肉类在微波炉中解冻后,实际上已将外面一层低温加热了,在此温度下细菌是可以繁殖的,但再次冷冻却不能将活菌杀死。如果你已用微波炉将肉类解冻,可以加热至全熟后再放入冰箱。

第四,所加热的食物禁忌

用微波炉最好不要油炸食品,因为高温会使油光飞溅,导致火灾发生,如果万一炉内起火,千万不要打开微波炉的门,应先切断电源,等火熄灭后再打开门。另外,烹煮带壳的食物时,应先将壳刺破,以免引起爆炸。

▲微波炉爆炸起火

第五,摆放位置的误区

 

由于微波炉具有辐射,因此不要把它放在卧室,应尽量放在通风的地方。并且还要和电视机、收音机离开一定的距离,否则会影响视听效果。

开启微炉后,最好与它保持1米的距离,不要用眼睛直视。否则会引起头晕、目眩、乏力、消瘦、脱发等症状。

▲微波炉开启后,不要用眼睛直视

由于微波炉具有辐射,因此不要把它放在卧室,应尽量放在通风的地方。并且还要和电视机、收音机离开一定的距离,否则会影响视听效果。

开启微炉后,最好与它保持1米的距离,不要用眼睛直视。否则会引起头晕、目眩、乏力、消瘦、脱发等症状。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赖清德没料到,打败他的不是侯友宜,而是陈水扁早留的后手

赖清德没料到,打败他的不是侯友宜,而是陈水扁早留的后手

海峡军志
2023-05-31 16:26:45
俄罗斯决定,向非洲免费提供——

俄罗斯决定,向非洲免费提供——

参考消息
2023-05-31 12:21:00
4.1亿!安东尼拒绝签约!大佬真壕气啊…

4.1亿!安东尼拒绝签约!大佬真壕气啊…

篮球大图
2023-06-01 11:27:28
2010年,文强被执行死刑前的照片,看起来和之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2010年,文强被执行死刑前的照片,看起来和之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墨梅娱乐le
2023-05-31 10:41:20
在广州都活不下去了,为什么还死皮赖脸不愿离开?原因竟是这样…

在广州都活不下去了,为什么还死皮赖脸不愿离开?原因竟是这样…

巧桥的小城艺术
2023-06-01 12:20:04
郭台铭喊话合作条件后,不到24小时,朱立伦、侯友宜回应来了

郭台铭喊话合作条件后,不到24小时,朱立伦、侯友宜回应来了

DS北风
2023-05-31 18:40:20
新生儿猛降引起5轮“冲击波”,已经从产房,扩散到了小学阶段

新生儿猛降引起5轮“冲击波”,已经从产房,扩散到了小学阶段

猫小小同学
2023-05-31 15:44:09
突发!5月31日反腐消息!广东一高官落网,深化反腐斗争!

突发!5月31日反腐消息!广东一高官落网,深化反腐斗争!

听史实说
2023-06-01 08:07:14
曝格里芬将退役,他13年生涯赚了多少薪水?退休金曝光,数字感人

曝格里芬将退役,他13年生涯赚了多少薪水?退休金曝光,数字感人

体坛正中心
2023-05-31 20:47:50
伊能静儿子哈利晒出与男友人的亲密合影,引发网友议论

伊能静儿子哈利晒出与男友人的亲密合影,引发网友议论

娱乐小洛仔
2023-05-31 20:43:14
垃圾合同,布朗续约合同曝光,绿凯5年3亿顶薪续约布朗

垃圾合同,布朗续约合同曝光,绿凯5年3亿顶薪续约布朗

圣熊侃球
2023-05-31 23:09:02
美国导弹入台已经明确告诉我军:想活捉敌首已经不可能了!

美国导弹入台已经明确告诉我军:想活捉敌首已经不可能了!

小乐讲故事
2023-05-30 20:19:50
“性成瘾”患者自白:难以控制,无法满足,时时刻刻被掌控

“性成瘾”患者自白:难以控制,无法满足,时时刻刻被掌控

扶苏聊历史
2023-06-01 09:13:19
美媒:中国正接近能源转型拐点

美媒:中国正接近能源转型拐点

环球网资讯
2023-06-01 07:57:27
李连杰被永久除名:取消国家一级演员称号,原因曝光拍手称快 !

李连杰被永久除名:取消国家一级演员称号,原因曝光拍手称快 !

侃姐细谈
2023-05-31 10:22:03
又一行业“倒下”,10年前“人满为患”,10年后“一片凄凉”……

又一行业“倒下”,10年前“人满为患”,10年后“一片凄凉”……

请叫我游戏天才
2023-06-01 07:25:20
中美差距太大,美军9500吨巨舰现身,与中国052D军舰对比太明显

中美差距太大,美军9500吨巨舰现身,与中国052D军舰对比太明显

胖福的小木屋
2023-05-30 20:44:04
基辅爆炸引发的地震,俄军到底炸了啥玩意?

基辅爆炸引发的地震,俄军到底炸了啥玩意?

娱乐故事汇hui
2023-05-31 23:30:29
婆婆偷喝俩孙子的奶粉,媳妇发现气炸,婆婆:谁让你不给我买饭

婆婆偷喝俩孙子的奶粉,媳妇发现气炸,婆婆:谁让你不给我买饭

阿七说史
2023-05-31 12:30:29
女人的脚难道不臭吗?还看得不亦乐乎。

女人的脚难道不臭吗?还看得不亦乐乎。

Fashion地标
2023-06-01 07:59:17
2023-06-01 13:40:49

头条要闻

侯友宜支持建"厦金大桥":我也是从福建过来的

头条要闻

侯友宜支持建"厦金大桥":我也是从福建过来的

体育要闻

穆帅暴怒!领完奖立刻摘下银牌扔给球迷

娱乐要闻

再惹争议!贝克汉姆亲吻11岁女儿耳朵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不到三天,马斯克访华“特种兵之旅”结束

汽车要闻

全新smart精灵#3今上市 既帅又潮还有双电机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手机
时尚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大兴新城核心区DX00-0101-053等地块公示设计方案

艺术要闻

艺术家孙子垚:建信信托艺术大奖,是一份很大的动力和支持

手机要闻

小米 14 Plus曝光:骁龙8Gen3+2.5D大直屏,续航迎来重大升级

Z世代当道 这届年轻人心中的潮流什么样?

公开课

中国殡葬走向世界:连安倍的葬礼都承包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