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二阳”增多了?权威专家回应热点关切

0
分享至
根据临床观察,二次感染的人群总体比第一次感染表现的症状要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喉咙痛。

近日,网络上关于“二阳”的声音引发关注,有报道称部分城市三甲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人数上升。“二阳”病例是否增多?再感染风险有多大?新冠疫情会大幅回升吗?如何做好科学防护?针对这些热点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多位专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专门作出回应。

发生规模性疫情可能性不大 报告病例中绝大部分是轻症

问:近期发热病人是否增多?“二阳”病例是否增多?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从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监测数据来看,4月中下旬以来,全国报告的新冠确诊病例数呈现上升趋势,但近一周来,上升趋势有所减缓。发热门诊的监测数据也显示出类似趋势。监测数据还显示,报告的确诊病例中绝大部分是轻症。

专家总体研判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局部地区不排除新冠病例继续增多的可能,但我国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内不会对医疗秩序和社会运行造成明显冲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最近接诊的发热病人,相比一个月前有所增加。检测下来,新冠阳性病例占比不大,其中大部分是轻症。

从接诊情况看,近期的发热病人中大部分是首次感染新冠病毒。不过,最近1至2周发现,二次感染的比例有所增加。

“二阳”症状相对更轻 重点人群防护要“关口前移”

问:“二阳”症状如何?哪些人要特别注意防护?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无论是初次感染还是二次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临床表现均集中在上呼吸道。我国当前大量人群体内还存有保护抗体,即使二次感染,症状普遍较轻,病程相对较短,重症病例也很少。

目前,预防工作应重视既往未感染过的人群,特别是没有打过疫苗、有基础疾病的高龄老人等。建议高风险人群要始终注意个人防护,“关口前移”尽可能避免感染。这类人群一旦出现感冒、发热症状,应及时筛查,确定感染新冠病毒后要第一时间就医。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及时氧疗,对于降低重症风险十分重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根据临床观察,二次感染的人群总体比第一次感染表现的症状要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喉咙痛。

脆弱人群如65岁以上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肾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或者患有血液病、淋巴瘤等疾病的人群,容易二次感染,感染后容易重症化。因此,这类人群一旦出现发热,尤其是家庭成员或周边人群已经明确新冠感染,要及时做核酸或抗原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

XBB成为主要流行株 致病力无明显变化

问:我国目前主要的新冠病毒流行株是什么?致病力有什么变化?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上旬,XBB系列变异株已成为我国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境外输入病例中占比达95.6%,和全球情况基本一致。从我国和全球监测数据来看,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各亚分支相比,XBB系列变异株的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康敏:随着XBB系列变异株持续输入,以及人群抗体水平逐渐下降、五一假期人员流动增多等原因,我们观察到部分地区的疫情水平有小幅回升,这也符合全球奥密克戎变异株波动流行的规律。

近期发热门诊就诊量有所增加,但和4月份流感高峰期相比,仍处于低位。当前,新冠疫情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流行曲线也比较扁平。根据监测结果综合研判,新冠疫情出现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低。

做好科学防护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问:普通人“二阳”后如何对症治疗?怎样做好科学防护?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大多数人免疫力正常,感染了新冠病毒不必恐慌,对症处理即可。目前从临床看,人群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后总体症状较轻,不少患者以咽喉疼痛为突出症状,从中医来讲是风热感冒加点“湿”或“燥”的特征,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清咽利喉类型的中药药物。

在预防方面,公众可坚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勤通风、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加强自我健康监测。若确定感染了新冠病毒,应避免带病工作、上学,建议在家充分休养,待完全康复后再工作、上学。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上呼吸道和咽喉是人体的门户,不论是流感病毒还是新冠病毒,或是细菌感染,都可能导致咽喉肿痛。应注意鉴别,区别对待,对症规范治疗。

同时,坚持保持手卫生、勤通风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有助于减少传播风险、防治各类传染病。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起底上海“骗薪”团伙:从私募圈转战IT业,“时间管理大师”一天打卡7公司

起底上海“骗薪”团伙:从私募圈转战IT业,“时间管理大师”一天打卡7公司

上游新闻
2023-06-04 17:09:17
禁言!永久禁言!

禁言!永久禁言!

邯郸大小事
2023-06-04 13:09:27
为上个浪姐把自己瘦成这样,皮包骨头的,太让人心疼了!

为上个浪姐把自己瘦成这样,皮包骨头的,太让人心疼了!

少女说娱乐
2023-06-04 12:51:01
我舰奉命撞击你舰终于出现 中国驱逐舰冲向美舰 加拿大军舰惊呆了

我舰奉命撞击你舰终于出现 中国驱逐舰冲向美舰 加拿大军舰惊呆了

俯瞰全球
2023-06-04 08:05:55
香会上,我防长警告话音刚落,拜登放话:美已做好准备与中国竞争

香会上,我防长警告话音刚落,拜登放话:美已做好准备与中国竞争

袁周院长
2023-06-04 14:55:42
56岁王祖贤正式出家,驻院修行跟随方丈,已经成为圈子里小领导

56岁王祖贤正式出家,驻院修行跟随方丈,已经成为圈子里小领导

娱翅星闻官
2023-06-03 09:45:29
中方终于开始反制日本,呼吁全球共同抵制,日本休想蒙混过关

中方终于开始反制日本,呼吁全球共同抵制,日本休想蒙混过关

科学知识点秀
2023-06-04 08:34:17
中国将迎来“大变局”,手握两套以上房产的家庭,将面临什么局面

中国将迎来“大变局”,手握两套以上房产的家庭,将面临什么局面

加哥要努力
2023-06-04 13:14:58
记者:阿扎尔对皇马提前解约的决定感到非常难过

记者:阿扎尔对皇马提前解约的决定感到非常难过

直播吧
2023-06-04 13:35:03
离谱!“跳楼母亲”所在公司账号被扒,公司被网爆,评论区沦陷!

离谱!“跳楼母亲”所在公司账号被扒,公司被网爆,评论区沦陷!

缘木不求娱
2023-06-04 16:49:25
汶川地震截肢者廖智与帅气老公跳舞,因穿裙子高跟鞋露假肢引争议

汶川地震截肢者廖智与帅气老公跳舞,因穿裙子高跟鞋露假肢引争议

蒋欣茂爱生活
2023-06-04 10:02:07
我的同事卖掉了自己开12年的桑塔纳,然后13万元买了一辆比亚迪秦

我的同事卖掉了自己开12年的桑塔纳,然后13万元买了一辆比亚迪秦

醉心文史
2023-06-03 01:10:55
崔天凯:如要恢复高层防务谈判,美应本着诚意减少在中国附近部署军力

崔天凯:如要恢复高层防务谈判,美应本着诚意减少在中国附近部署军力

环球网资讯
2023-06-04 16:12:32
1万8一斤!20年暴涨10倍!《狂飙》带火的这张“皮”怎么成了奢侈品?

1万8一斤!20年暴涨10倍!《狂飙》带火的这张“皮”怎么成了奢侈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6-02 20:07:20
韩媒称:在中国问题上我们上当了!

韩媒称:在中国问题上我们上当了!

罗强国聊科学
2023-06-03 22:52:31
6135吨黄金到达中国,美国全面崩溃!美财长:愚蠢至极!

6135吨黄金到达中国,美国全面崩溃!美财长:愚蠢至极!

牛遍满市
2023-06-04 12:40:33
俄罗斯的边境战争全面开打!

俄罗斯的边境战争全面开打!

牲产队2022
2023-06-04 11:46:34
优秀博士苏艳:我比95%以上博士都厉害,凭啥质疑我

优秀博士苏艳:我比95%以上博士都厉害,凭啥质疑我

深刻成考
2023-06-04 14:54:46
玛莎拉蒂小姐姐被判缓刑

玛莎拉蒂小姐姐被判缓刑

中国模特经纪人
2023-06-04 14:06:37
突然,367名飞行员“叛变”,放狠话绝不回国,希望得到我国绿卡

突然,367名飞行员“叛变”,放狠话绝不回国,希望得到我国绿卡

讲者普拉斯
2023-06-04 10:54:46
2023-06-04 18:52:49

头条要闻

遭遇"烂场雨"的南阳麦收基本结束 农民无奈接受芽麦

头条要闻

遭遇"烂场雨"的南阳麦收基本结束 农民无奈接受芽麦

体育要闻

地球保卫战,只剩最后一道防线了...

娱乐要闻

李荣浩连续9年为妻子庆生 无生子计划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中国大厂最牛女CEO

汽车要闻

售14.18万-16.88万 2023款亚洲狮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旅游
教育
本地
手机
公开课

旅游要闻

重庆昌都自驾游 这15个景点请不要错过

教育要闻

蓝海变红海,高考志愿填报咋就这么火?

本地新闻

“颜色釉女王”邓希平:让历史的技艺重现光芒

手机要闻

华为版ChatGPT要来了?产品主要面向To B/G客户

公开课

40岁广东男子,每晚夜跑6公里,一年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