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院士领衔北大人民医院24个学科名医在互联网医院与您面对面
2022年8月19日,是中国第五个医师节。
为迎接医师节,回报社会,方便患者,即将迎来建院105周年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决定,在当日上午举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以下简称“互联网医院”)义诊活动。
义诊“专家天团”的选择,结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优势学科特色,同时考虑内外科兼容模式,由学科主任和知名专家亲自坐诊。(具体专家出诊情况,见附件2)
本次活动由院长王俊院士领衔、医疗副院长王建六教授带队的24个临床学科44名知名专家参加,将依托“互联网医院”平台,让患者在“线上”就能与名医 “面对面”“一对一”视频完成就诊 。此处敲桌板——这次义诊活动,挂号是免费的(无需支付挂号费)。(义诊挂号详细操作步骤,见附件1)
此次义诊活动,针对初诊和复诊患者,让本来需要来院就诊的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与专家在线“一对一、面对面”沟通,实现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为患者就诊提供高效低险、无接触的有效途径,顺应当下疫情防控,减少患者来院就医成本的同时,提升就医体验。
“互联网医院”的建立,源于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和国家分级诊疗有序推进。随着我国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数量的逐步增加,加之肿瘤等需要长期随访的患者复诊问题日渐突出,在面诊购药、复诊续方,以及诊后服务等方面的临床便捷性需求逐步突显。
2020年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互联网诊疗”顺利通过市卫健委的专家评审取得诊疗资质。2021年2月一期上线(试运行),同年6月正式获批“互联网医院”,通过“一医一患”无接触视频问诊模式,基本实现医患双方“点对点”个案病历交互、历史就诊记录调阅、开具检查、检验、住院凭证及处方、缴费、预约、药品配送等服务。同时,为提高患者诊疗连贯性,将“互联网医院”号源与实体门诊资源“串联”,实现线上和线下“诊间预约”联动,实施精准同质化预约诊疗体系,为患者带来更多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同时,推动“互联网医院”建设,不但解决患者便捷就医问题,还可以促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缓解医院线下门诊压力,拓展线上医疗服务空间,切实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互联网医院”的实施,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立足“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宗旨,不仅打破医疗机构间信息壁垒,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还可大大缩短患者奔波时间,让患者足不出户,尽享便捷的线上医疗服务,来满足多元化的医疗健康需求。截止2022年7月底,“互联网医院”注册患者用户已达159643人次,20个学科278名医师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177名(占六成多,64%)。
病人通过手机、电脑进入小程序,登陆验证后就可以挑选自己需要的板块,包括在线咨询、用药咨询、预约挂号、在线复诊、药品配送,与医生的视频接通后,通话咨询,由医生开立处方、检查单、检验单,患者进行支付、预约和星级评价,此过程与线下同质化的医疗服务,让患者在家就能看专家,更高效便捷。
今年医师节,医院策划组织了以“传承百年文化,守护人民健康”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从“8.15医师节启动仪式”拉开序幕,通过重温医学生誓词宣誓、老中青医师讲述、医师代表演讲等形式充分展现医者仁爱的传承;8.19当天还为全院辛勤付出的医师们精心准备慰问品,由党政领导班子亲自送到各院区门诊医师手里;同时,开展“医路相伴”主题征文,揭晓各类医师奖项,组织各工会小组医师节庆祝活动……
对于今年活动设立的主题和形式,王俊院长有感而发:一代又一代的“人民人”踔厉奋进,始终把守护人民健康的重任扛在肩头。此次活动,我们将医院文化与“互联网”融合,通过与“智慧”相接,传承医院百年文化,守护好人民健康。
整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宣传中心 钟艳宇
附件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义诊挂号操作指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微信二维码
1、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图1)进入小程序,或直接微信搜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小程序
2、初诊患者;选择“个人中心”点击“添加就诊人”→ 选择“首次就诊”,填写相关信息完成添加
3、复诊患者:选择“个人中心”,点击“添加就诊人”→ 选择“本院就诊过”,填写相关信息完成添加 → 选择“在线复诊”,点选“8月19日上午义诊挂号”
4、义诊注意事项
(1)义诊挂号请选择8月19日上午,其他时间需支付挂号费
(2)挂号患者请及时关注互联网医院短信和微信提示消息
(3)医生接诊视频呼叫时,请保持在互联网医院小程序界面中
附件2:8.19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义诊出诊专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