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吃甜点、喝奶茶,真是装进了另一个胃?

0
分享至
胃是由肌肉壁组成的,当你的大脑期待新的食物时,它就会向你的胃发出一个放松的命令。

一块刚出炉的披萨、一个慢火烧制的蓬松面饼……当你吃得饱得不能再饱时,有人问道:“要不要再来点甜品?”你可能眼睛顿时睁大,然后咧嘴一笑:“嗯,甜点的话,还是可以再吃一点的。”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甜点胃”,它似乎与我们吃正餐时装饭食的胃并不是同一个?最近有篇在医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还特别论证了这种“甜点胃”的存在。

但是请注意,所谓的“甜点胃”其实并不存在。它只是科学家们的一种幽默说法。至于我们在吃撑了的情况下,还能“再来点甜点”,其实另有原因。

有个专业名词叫“感官特异性饱腹感”

你怎么知道自己吃饱了?这当然不是因为食物塞满了你的胃。这种产生“饱腹感”的身体机制其实存在于你的大脑中——大脑几乎控制着我们所有的身体功能。

具体来说,这个能感知“饱腹感”的东西就位于大脑的下丘脑部分。它同时还充当着“饥饿感”的“控制中心”。

当你狼吞虎咽吃披萨时,食物会通过你的嘴部沿着食道向下移动,最终落入你的胃里。随着你吃得越来越多,披萨开始填满你的胃,胃会膨胀,然后被周围的“牵张感受器”检测到,然后“牵张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向你的下丘脑发送信号。当信号到达下丘脑时,它们会触动“饱腹感计量器”:如果你继续进食,饱腹感就会不断上升,让你感觉自己“已装不下其他更多东西了”。当这种指令到达最高指数时,你就会停下吃东西。这是因为除了一般的“饱腹感”之外,你的大脑中还有一整套额外的“仪表”来测量“感官特异性饱腹感”。

什么是感官特异性饱腹感?

食物具有多种感官特性:甜、咸、脆、油、滑、辣、耐嚼、嫩、酸、热、冷、油腻、多汁、酥、脆,等等。对于每一个感官特性,你都有一个特定的饱腹感计量器。也就是说,你的大脑不仅会记录你的胃有多饱,还会测量你吃了多少油腻的食物、吃了多少咸的食物、吃了多少甜的食物等。当你吃饱了披萨时,通常不是因为你真的吃了很多东西,而是因为你大脑中特定的感官饱腹感计量器告诉你,你已经吃了足够多的油腻和咸味的食物。换句话说,就是你的大脑已经厌倦了具有披萨类似特性的食物。

然而,此时当你看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食物,比如巧克力蛋糕,它的感官特性与比萨毫无关系,那么你的胃口就会突然恢复——因为你的甜度计量器仍然是“空的”,那么,你的肚子里自然也就还有空间可以装下甜点了。

除了感官上的“饱腹感”之外,在刚刚吃完六片披萨,却还能吃下一块蛋糕的不可思议的行为背后,还有一个额外的原因:你的胃确实为更多食物腾出了空间。

胃是由肌肉壁组成的,当你的大脑期待新的食物时,它就会向你的胃发出一个放松的命令。而你的胃在收到这个命令后,会像一条从深海浮出水面的大头鱼一样放松和膨胀,它确实会增加自身体积以容纳更多食物。

所以,在你偷偷地松开自己的腰带的同时,你的胃也悄悄地做了同样的事情。

这种特殊感觉是让你暴饮暴食的原因之一

与熊猫不同,人类不只靠一种食物生存。人类是杂食动物,我们需要多样化的饮食来保持身体健康所需的所有营养素。因此,我们的祖先进化出了这种“感官特异性饱腹感”——那些只吃一种食物的穴居人可能会死于营养不良,而有着感官特异性饱腹感的人才能繁衍生息。

所以说,感官特异性饱腹感对我们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它完全是潜意识的。即使在患有健忘症、可能不记得自己最后一餐是什么或是否真的吃过的人身上,它也是可以体现的。让健忘症患者尽可能地放开来吃三明治,然后等他们忘记刚才吃了什么之后,再为他们提供第二顿饭,他们如果再吃三明治,也仍会比其他东西吃得少很多,那是身体里的计量器在告诉他们的身体:“这种食物我们不想再吃了。”

作为潜意识,特定的饱腹感似乎应该保护我们免于吃太多同类型的食物。然而,情况却并非完全如此。因为我们的大脑真的很容易被“愚弄”。

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让测试人员吃颜色相同的聪明豆——比如说红色。然后,不久之后,又给他们更多的聪明豆,这些豆的味道、质地和气味都相同。奇怪的是,在吃第二份聪明豆时,测试者们吃其他颜色的豆会比红色的要多一些——他们的感官特异性饱腹感被人造食用色素“愚弄”了。我们的大脑可能会假设,如果某样东西有不同的颜色,它也将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因此,当我们看到更多颜色的聪明豆、彩虹糖、甜甜圈和装满冰淇淋的盘子时,我们会比实际情况表现得更饿。因为我们的大脑看到眼前这一切时会说:“最好保持饥饿,这样我们才能从每种颜色中获取营养。”

更糟糕的是,现代的工业垃圾食品经过专门设计后,具备了各种质地、口味和颜色,它们可以尽可能地刺激我们的味蕾,让我们吃下更多。

怎么才能克服它,让自己少吃点?

既然你能吃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大脑对你面前的食物厌倦的速度,那么,有没有办法确保你的大脑更快地感到无聊,这样你就不会吃得那么多?办法当然是有的。

首先,避开自助餐。自助餐中提供的种类太多了,即使你的目标不是让餐馆老板破产,你也会比平时吃得更多;其次,不要使用酱汁和其他调味品。或者至少只坚持使用同一种调味品或酱汁。如果你先端上一盘加番茄酱的炸薯条,然后再端上一盘蘸蛋黄酱的炸薯条,你肯定会吃下更多;第三,小口吃。收起你的大勺子,用茶匙或筷子吃饭。有研究表明,一口大小和啜饮多少都会影响你的饱腹感,因为感官特异性的饱腹感并不能衡量有多少特定食物进入了你的胃,而是衡量你吃了多少口;最后,记得要慢慢吃,不要狼吞虎咽。这会延长你所吃食物的口腔暴露时间,你会因为厌倦而不会吃太多。此外,通过慢慢吃饭,你还可以让其他机制发挥作用,阻止进一步塞满你的胃,例如额外的肠道牵张感受器和大量来自肠道的化学信号等。

至此,你应该能明白为什么你总是可以吃下甜点?这只是因为在吃饱主食之后,你的大脑已经厌倦了主食,但另外一种质地、颜色、味道和形状都不同的东西一旦摆在你面前,你的胃口仍会立刻恢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银行高净值人群又更富了?招行、平安、中信等财富以上客户均现两位数增长,专家强调毋片面看待

银行高净值人群又更富了?招行、平安、中信等财富以上客户均现两位数增长,专家强调毋片面看待

财联社
2023-03-28 18:27:16
不装了?美芯巨头正式官宣,中国芯的“遮羞布”被撕烂?

不装了?美芯巨头正式官宣,中国芯的“遮羞布”被撕烂?

大卫聊科技
2023-03-29 01:30:03
妄图把普京送上被告席的海牙法院,被俄罗斯按在了地上摩擦!

妄图把普京送上被告席的海牙法院,被俄罗斯按在了地上摩擦!

环球参考
2023-03-29 01:06:32
神经损伤!确定报销!他已经废了

神经损伤!确定报销!他已经废了

篮球教学论坛
2023-03-28 13:10:03
马斯克74岁妈妈游苏州园林,参观百年古宅大赞不止网友:被圈粉了

马斯克74岁妈妈游苏州园林,参观百年古宅大赞不止网友:被圈粉了

琳琳贝尔
2023-03-28 17:27:11
两口子有以下生肖的,日子不会太富裕,但孩子将来很有出息

两口子有以下生肖的,日子不会太富裕,但孩子将来很有出息

捕鱼猎手
2023-03-28 10:32:06
你知道吗,新加坡人是没有养老金的,更没有所谓的医保!

你知道吗,新加坡人是没有养老金的,更没有所谓的医保!

田大夫讲健康
2023-03-28 16:08:58
AI揭秘,女特工回家后的场景

AI揭秘,女特工回家后的场景

生物课代表
2023-03-28 16:58:52
突然官宣喜讯!高调晒出孕照,全网祝福:这才是嫁入“豪门”!

突然官宣喜讯!高调晒出孕照,全网祝福:这才是嫁入“豪门”!

看书有道
2023-03-27 21:38:02
陈戌源案新突破!中纪委书记宣布对体育总局特别巡视,杜兆才难退休

陈戌源案新突破!中纪委书记宣布对体育总局特别巡视,杜兆才难退休

球场新视角1号
2023-03-28 11:14:58
暴雨致航班凌晨取消,多人在机场当场崩溃下跪求起飞...网友:心情理解,但做法欠妥

暴雨致航班凌晨取消,多人在机场当场崩溃下跪求起飞...网友:心情理解,但做法欠妥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3-28 17:39:15
美国网友把质问周受资的议员冲烂了...

美国网友把质问周受资的议员冲烂了...

雷斯林
2023-03-28 13:16:24
得罪了中国还想善了?又一个反华急先锋国家被拉清单了!

得罪了中国还想善了?又一个反华急先锋国家被拉清单了!

战争史
2023-03-26 10:24:47
整个南明史就是一段荒唐史,没有最荒唐,只有更荒唐!

整个南明史就是一段荒唐史,没有最荒唐,只有更荒唐!

跟着地图看世界
2023-03-22 08:51:58
当前网播热度最高的五部剧,《他是谁》跌至第三,你在追哪一部?

当前网播热度最高的五部剧,《他是谁》跌至第三,你在追哪一部?

圆头讲电影
2023-03-28 10:24:20
网信办发文后,司马南决定“弃恶从善”,着手介绍民企先进事迹

网信办发文后,司马南决定“弃恶从善”,着手介绍民企先进事迹

小妍说情感
2023-03-28 18:02:21
《他是谁》大结局:顾局才是内鬼?赵世杰的身世,已经说明了一切

《他是谁》大结局:顾局才是内鬼?赵世杰的身世,已经说明了一切

草本纪年
2023-03-28 12:35:36
四川,妻子上夜班将5个月大的婴儿留给丈夫照顾,丈夫却将婴儿独自留在家中外出喝酒

四川,妻子上夜班将5个月大的婴儿留给丈夫照顾,丈夫却将婴儿独自留在家中外出喝酒

阿木育儿
2023-03-28 20:49:42
数据显示:大学生入党率不足10%!辅导员说出心里话,真不怪学生

数据显示:大学生入党率不足10%!辅导员说出心里话,真不怪学生

虎哥聊教育
2023-03-28 11:43:16
马云:腾讯和阿里市值差距越来越大,要不了三年,腾讯就超过阿里

马云:腾讯和阿里市值差距越来越大,要不了三年,腾讯就超过阿里

李月小文文
2023-03-28 11:46:09
2023-03-29 02:40:49

头条要闻

夫妻摆摊日入9000背后:有人每天忙十余小时月利润5000

头条要闻

夫妻摆摊日入9000背后:有人每天忙十余小时月利润5000

体育要闻

本赛季英超参与进球效率榜:哈兰德压菲米居首,凯恩、萨卡在列

娱乐要闻

杨洋王楚然海边热吻?更多恋爱细节曝光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马云刚刚回国,阿里就彻底变天了

汽车要闻

领克09用户可升级 LYNK OS N实现全场景交互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健康
数码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最适合旅游的季节到了 旅游目的地推荐

艺术要闻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十年:香港艺术生态圈中的一环

喝水都胖?建议改掉三个坏习惯

数码要闻

NVIDIA:显卡挖矿对社会一点用处都没有 我们自己损失也很大

军事要闻

满满一机舱!美军C-17运输机运送B61核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