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别这么吃了!轻则中毒腹泻,重则致癌致命

0
分享至

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同时也是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

看看这些教训,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避免“病从口入”。

警惕饮食中的“剧毒陷阱”

广州市化学中毒救援中心、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陈运超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介绍,从临床救治经验来看,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中毒主要分为五大类,分别是: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于银耳、久泡的黑木耳、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吊浆粑、河粉等。

1. 椰毒假单胞菌

2021年,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罗丽媛发表在《食品安全导刊》上的文章显示,椰毒假单胞菌可产生耐热性强的米酵菌酸和毒黄素,120 ℃高温煮沸仍可保持毒性,严重损害人的肝、肾、心、脑等器官,中毒后无特效治疗药物,致死率极高。

例如,黑龙江鸡西的酸汤子事件就夺去了9人的生命。2020年10月5日,黑龙江鸡西一家庭聚餐食用酸汤子,而后引发了食物中毒事件中。据悉,因为冰箱放不下,冷冻过的酸汤子被从冰箱里拿出来,在阴凉潮湿的地方放了几天。于是由高浓度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

还有常见的泡发黑木耳引起中毒的事件。据武汉晚报2019年报道,武汉一母女俩吃黑木耳拌菜后开始腹痛呕吐,该黑木耳已泡了两天两夜。接诊医生表示,长时间泡发过程可能滋生椰毒假单胞菌,同样产生米酵菌酸,导致中毒。

2. 李斯特菌

2021年8月,据荔枝新闻报道,江苏南京吕女士因食用存放于冰箱2天的鸡汤而导致脑膜炎。接诊医生表示,致病原因就是冰箱里的李斯特菌。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罗丽媛2021年发表在《食品安全导刊》上的文章解释,李斯特菌尤其以在冰箱中保存时间过长的乳制品、肉制品最为常见,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对于孕妇、婴幼儿、老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一旦发病,病死率可高达20%~50%。

二、霉菌性食物中毒

霉菌性食物中毒,最常见的就是黄曲霉素中毒,霉变甘蔗、霉变番薯中毒等。

中国医学科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副主任医师赵建军表示,1993年它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划定黄曲霉素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1毫克就是致癌剂量。黄曲霉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它更多见于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里,花生、玉米等,因为淀粉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会滋生黄曲霉菌。

一旦吃到苦味或哈喇味的坚果,一定要马上吐掉并漱口,不要偷懒。木筷子半年或一年更换1次。

三、动物性食物中毒

河豚鱼、鱼胆、织纹螺等也是常见的导致食物中毒的食物。

1. 河豚

福州晚报报道,泉州一名渔民在渔船返港时,捕到几只野生河豚,吃完半个小时后,两人出现四肢麻木、头晕、恶心、呕吐,而且很快还呼吸困难、意识不清。河豚中毒临床上无特效解毒药,所幸经过“呼吸支持”“血液净化”等治疗,两人都转危为安。

注册营养师谷传玲解释,之所以吃河豚可能会要命是因为河豚鱼含有河豚毒素,具体包括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卵巢毒素、河豚肝脏毒素,其中河豚卵巢毒素的毒性最强,它的毒性比氰化钠还要强1000倍,约0.5毫克就会致人死亡。

另外,河豚毒素在煮沸、盐腌和日晒下,也不能破坏其毒性,处理不到位,吃河豚干也可能中毒。

2. 鱼胆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营养师黄英谈到,鱼胆汁的主要成分为:胆酸、氢氰酸、鲤醇硫酯钠、牛磺胆酸、鹅去氧胆酸、组织胺等,其中氢氰酸能抑制体内40多种酶的活性,而鲤醇硫酯钠是鲤鱼鱼胆的主要成分”。

鱼胆毒素能直接作用于胃肠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被吸收后作用于重要靶器官肝、肾,引起肝细胞肿胀坏死、肾功能衰竭,最终引起多脏器功能的衰竭甚至死亡。

3. 织纹螺

4月8日,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发布提醒:

每年4~9月为织纹螺旺汛期,同时也是其毒性最强的时候,极易引发食物中毒。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的河豚毒素,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

有毒的光织纹螺。图自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四、植物性食物中毒

1. 未煮熟的四季豆

四川省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辉等人发布在《医药卫生科技》上的一篇文章指出,植物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是四季豆。

四季豆是我国多个地区秋冬季主要蔬菜之一,若烹饪时烧煮不透,不能破坏其所含皂苷和血细胞凝集素等物质,使其对消化道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或破坏红细胞,即可引起中毒。

2. 毒蘑菇

2021年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刊登的文章显示,2010年至2020年期间,全国共报告了10036起食源性蘑菇中毒事件,导致38676起疾病、21967人住院,788人死亡。其中,云南报告的中毒事件、疾病和死亡人数最多。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陈运超提醒,预防蘑菇中毒,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采购食用菌必须到正规市场;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尽快催吐并前往医院治疗;患者如能携带吃剩的蘑菇,可以辅助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3. 鲜黄花菜

新鲜的黄花菜含有一种叫做秋水仙碱的毒素,一次食用50克以上就能引发中毒症状,最好吃经过处理晒干的黄花菜,但是也不能大量食用来“降尿酸”。

五、化学性中毒

化学性中毒一般涉及剩菜剩饭、未腌制好的泡菜咸菜、被化学品污染的水等。而亚硝酸盐中毒是比较常见的化学性中毒。

1. 隔夜剩饭

据潇湘晨报报道,长沙市第一医院就接诊了一名因进食了隔夜菜,导致食物中毒的患者。这位老人被确诊为亚硝酸盐中毒。

据了解,老人经常吃剩饭剩菜。事发当天早上,她就进食了隔夜食物:一份菠菜和豆腐。尽管放进了冰箱,饭菜还是有些许异味,但是怕浪费还是把它们都吃掉了。几个小时后就发生了上述事情。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朱沈辉提醒,随着夏季的到来,食物更容易变质腐坏,应注意食用新鲜食物,饭菜最好现做现吃,切勿食用变质腐烂食物。

2. 腌制菜

据绍兴公共频道报道,浙江一名5岁小女孩因吃了自家腌制的泡菜,亚硝酸盐中毒入院。女童送到医院时已经嘴唇发紫,指甲呈紫色,经检测血氧饱和度只有83%,而且有非常明显的缺氧症状。

苏北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蒋放提醒,腌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波动是有规律的:头一两周亚硝酸盐含量最高,20~30天后含量会很低,放心适量吃。

避免食物中毒,记好5句话!

1. 不熟悉、不常吃、不是正规场所购买的食物,不要随意尝试。

2. 发霉的食物直接扔掉,不要切掉再吃。

3. 冰箱不是万能的保险箱,放久了也会坏。

4. 处理生食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如刀具和切肉板。

5. 加工肉、禽、蛋、海产品等食物时要煮熟、烧透。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TikTok打响保卫战!周受资“魅力攻势”VS美国会“政治表演”

TikTok打响保卫战!周受资“魅力攻势”VS美国会“政治表演”

冰汝看美国
2023-03-24 12:01:10
半岛局势升温,朝鲜致电中方,盼加强两军联系,中方发言一针见血

半岛局势升温,朝鲜致电中方,盼加强两军联系,中方发言一针见血

环球参考
2023-03-24 06:27:43
一个死了三天的人,是怎么半夜爬上女孩的床,实施犯罪的?

一个死了三天的人,是怎么半夜爬上女孩的床,实施犯罪的?

奇趣故事汇
2023-01-08 08:05:09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务院工作规则》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务院工作规则》的通知

中国政府网
2023-03-24 12:14:06
双峰突出的超模亚历桑德拉·安布罗休

双峰突出的超模亚历桑德拉·安布罗休

影的告白
2023-03-24 20:37:24
45年,毛主席跟老蒋签完协定,一回延安就问郭将军:现在该怎么办

45年,毛主席跟老蒋签完协定,一回延安就问郭将军:现在该怎么办

历史小书生
2023-03-24 18:07:06
女子为应付父母催婚,租男朋友回家过年,不料租来的对象人帅活好

女子为应付父母催婚,租男朋友回家过年,不料租来的对象人帅活好

银杏故事汇
2023-01-18 12:55:50
两位副市长出卖色相,以色谋权,她们的手段极其相似

两位副市长出卖色相,以色谋权,她们的手段极其相似

123来哥傻子1
2023-03-20 15:51:37
缅甸打工3年,那里的院子主人,称呼被骗来的中国女人为狗

缅甸打工3年,那里的院子主人,称呼被骗来的中国女人为狗

风吟笑烟雨
2023-02-19 08:05:02
首次!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不向社会公开!去年12 月已发抵各高校,彻底阻断高校学科排名?

首次!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不向社会公开!去年12 月已发抵各高校,彻底阻断高校学科排名?

高分子科学前沿
2023-03-24 07:53:56
34岁留守少妇遭22岁小伙强奸,几个姿势后变“被动”为“主动”

34岁留守少妇遭22岁小伙强奸,几个姿势后变“被动”为“主动”

小博士说科普
2023-03-20 14:25:30
死不起,深圳殡仪馆天价工资福利开支,人均68万,全球第一

死不起,深圳殡仪馆天价工资福利开支,人均68万,全球第一

萝妹看社会
2023-03-25 02:42:53
外交大事件——中俄挑大梁,全村人的希望

外交大事件——中俄挑大梁,全村人的希望

超级学爸蛋总
2023-03-24 10:59:03
快讯!乌军在扎波罗热的反攻遭遇了重大挫折!

快讯!乌军在扎波罗热的反攻遭遇了重大挫折!

阿哥说军事
2023-03-25 02:38:28
刚刚,拜登下令对叙利亚发动空袭,西方却集体沉默

刚刚,拜登下令对叙利亚发动空袭,西方却集体沉默

讲者普拉斯
2023-03-24 17:07:19
双双落败出局!朱琳两盘不敌“金花克星”;王右遭前世界第一横扫

双双落败出局!朱琳两盘不敌“金花克星”;王右遭前世界第一横扫

大秦壁虎白话体育
2023-03-25 02:14:33
中国驻缅甸大使发声!希望缅方高度重视!

中国驻缅甸大使发声!希望缅方高度重视!

看看新闻Knews
2023-03-24 07:30:17
马克龙邀请欧盟主席冯德莱恩一起对中国进行访问

马克龙邀请欧盟主席冯德莱恩一起对中国进行访问

卡斯特梅的雨季
2023-03-25 02:32:04
一个公安局长“沉沦记”:从警32年被双开 受贿数百万,专门买一套房堆放“礼物”

一个公安局长“沉沦记”:从警32年被双开 受贿数百万,专门买一套房堆放“礼物”

红星新闻
2023-03-24 17:19:14
格雷泽自导自演失败!60亿估值太高、3家报价太低,曼联成肥皂剧

格雷泽自导自演失败!60亿估值太高、3家报价太低,曼联成肥皂剧

卡灵顿分析师
2023-03-24 16:00:22
2023-03-25 07:12:49

头条要闻

新加坡媒体:TikTok听证会火药味十足 拷问抢话不断

头条要闻

新加坡媒体:TikTok听证会火药味十足 拷问抢话不断

体育要闻

欧预赛综述:法国比利时皆大胜 姆总双响小魔兽戴帽 萨比策造3球

娱乐要闻

胡歌首谈当父亲感受 自曝看着女儿落泪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刚刚,苹果CEO库克微博发文:我在北京三里屯

汽车要闻

四驱+后锁 想兼顾通勤与越野不如看看二代大狗

态度原创

健康
旅游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猪肉里的“白条”是寄生虫吗?

旅游要闻

春日烂漫,赴一场百花之约?

手机要闻

华为Mate X3轻体验:老余兑现「折叠屏比直板机轻薄」承诺

本地新闻

财神殿前长跪不起的年轻人,人均带身份证开光

公开课

辽宁舰一小时耗油25吨,航行中如何补给?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