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没有影响?

0
分享至
细嚼慢咽,降低进食速度,既能让人更好地体会食物的味道,又能帮助人们控制食欲,还能降低对盐、糖调料的需求。

最近的科学新闻提到一项研究结果,说是经过更多次数的咀嚼后,可以增加食物热效应,等于是减少了食物热量。这么说,细嚼慢咽是不是真的可以有助于减肥呢?对于糖尿病患者所顾虑的“细嚼慢咽会升血糖”的问题,又是否有道理呢?咱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

你吃完饭感觉身体热乎

是因为“食物热效应”

在说吃饭对减肥的影响这件事之前,咱们先科普一下“食物热效应”这个概念。简单说,就是吃饭之后身体的散热量会比饭前额外增加。这种效应会让人感觉饭后身体更加温暖。很多人在冬天都有这样的体会,吃饭之前饿着肚子感觉特别冷,吃饱了身体就热乎乎的不怕冷了。

换个角度说,食物热效应的存在,也就意味着吃进去的部分食物热量当成热量散发出来了,这部分就不能再用来长肥肉了。

吃饭多咀嚼可以多消耗热量?

其实也就十几千卡,不如控制食量

可能有些朋友会很高兴:看来,吃高热量食物,只要多咀嚼就可以放心吃了!千万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和多咀嚼所消耗的热量相比,多吃几口时,食物热量的增加会远远大于咀嚼消耗的那点热量。比如一个轻体力活动的成年女性,一天的能量摄入标准是1800千卡。对于一餐600多千卡的正餐来说,多咀嚼只能多消耗十几千卡的热量,实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多咀嚼没有意义。有研究提示,对胖人来说,以及不容易控制食量的人来说,这个多咀嚼的策略可能尤其有效。因为同样的食物量,在刻意增加咀嚼次数时,可以降低食欲,避免饮食过量,这一点是比较肯定的。

吃饭多咀嚼食物

可帮助养成“口淡”的饮食习惯

其实吃饭增加咀嚼的有益作用,还有不少。

第一,多咀嚼食物可以帮助更容易品尝出食物的滋味。一般来说,那些快餐食物都很咸,因为在快速咀嚼和吞咽时,味蕾来不及体会食物的原味,也来不及充分体会咸味,所以口味必须要调味很重才能觉得好吃。多咀嚼,还能让人更好地体会食物本身的美味,不需要那么多的咸味和甜味调味品。米饭、馒头越嚼越甜,原味蔬菜认真嚼嚼也有一种清爽的甜香。

第二,对于同样一种食物,如果更细致地咀嚼,不仅有利消化,还容易控制食欲。口腔加工是消化过程的开始。食物被嚼碎,并和唾液混合形成食团。唾液中含有少量酶类,特别是唾液淀粉酶,可以对淀粉进行少量的消化。胃里有胃蛋白酶,它们作用于鱼肉蛋类,能释放出少量氨基酸和小肽。

所以,食物咀嚼得细,就会更容易产生“早期消化产物”。这些小分子会给身体“报信”,让身体知道吃了什么东西,从而更有针对性地释放相关的消化液,并通知各器官做好处理相应食物成分的准备,使消化吸收更为顺畅。

第三,多咀嚼几次,延长进食的时间,还能让大脑有更多的机会来了解自己到底吃进去了多少东西。否则,若吃得太快,大脑来不及充分感觉到饱,就已经摄入了过量的食物,直到胃肠里的“物理感受器”觉得胀了再停嘴,就晚了。

真正容易长胖的是

那些容易咀嚼的食物

还要强调的是,所谓多咀嚼,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同样的食物增加咀嚼,二是多吃需要咀嚼的食物,两者都有意义。选择需要嚼才能咽下去的食物,就不需要自己刻意控制咀嚼次数了,只需要选择正确的食物,自然就能让进食速度降下来。

真正容易让人长胖的,都是那些特别容易嚼、特别容易咽下去、吃起来可以速度很快的东西,比如饼干曲奇、蛋糕慕斯、面包奶黄包……哪个很耐嚼?碳水化合物爱好者喜欢的那些东西,能暴食的那些食物,都是可以快速吞下的食物。

反过来说,那些需要更多咀嚼的食物,往往不太容易让人多吃。比如说,生胡萝卜、西蓝花、青菜、燕麦粒等。黑米、红米等糙米和精白米相比,就明显需要多嚼几次才能咽下去。

同样都是肉,那种脂肪渗入肉丝当中的软糯多汁的肉,和那些需要用力嚼的瘦肉,哪个容易多吃?不信您琢磨一下,五花肉、排骨和肥羊、肥牛的口感,再想想鸡胸肉、牛腱子的口感。

糖尿病人可以多咀嚼食物

不必为控血糖而囫囵吞枣

多咀嚼对餐后血糖的效果比较不确定,目前大部分研究并未发现多咀嚼能降低餐后血糖,甚至对碳水化合物类食物来说,多咀嚼可能会增大消化前期的血糖变异性,使血糖升高稍微早一些,降低也稍微早一些。嚼烂了之后,食物颗粒小了,更好消化了,被唾液淀粉酶作用得更充分了,碳水化合物的血糖上升速度理应上升快一点。

但一项实验表明,如果按血糖曲线下面积来算,不同咀嚼性的碳水食物之间差异并不太大,比如米饭和年糕。也许有些人会有点失望,原来细嚼慢咽不能降低血糖反应啊?其实不用失望,这些研究结果至少能说明,多咀嚼并不会让你血糖反应更高。所以,糖尿病人也可以认真嚼烂食物,不必为了控血糖而囫囵吞枣。

总之,细嚼慢咽,降低进食速度,既能让人更好地体会食物的味道,又能帮助人们控制食欲,还能降低对盐、糖调料的需求。而选择需要咀嚼的食物,也能帮助人更好地控制食量。

认真咀嚼有益健康,也有益预防肥胖,这个结论是没错的。

(范志红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科协聘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太震惊了,个税补缴20000多

太震惊了,个税补缴20000多

卢悦心之助
2023-03-28 22:01:12
云南农民发现巨型蟾王,头顶尖刺眼冒绿光,引千万蟾蜍前来朝拜?

云南农民发现巨型蟾王,头顶尖刺眼冒绿光,引千万蟾蜍前来朝拜?

沙雕动物赶大集
2023-03-29 07:11:26
中国逮捕日本间谍后,又关闭美企在华代表处,5名中国员工被拘

中国逮捕日本间谍后,又关闭美企在华代表处,5名中国员工被拘

袁周院长
2023-03-28 16:31:34
被这张账单震撼了!一顿饭消费超10w,有人感叹:富贵是富贵者的通行证

被这张账单震撼了!一顿饭消费超10w,有人感叹:富贵是富贵者的通行证

六子吃凉粉
2023-03-27 19:54:43
花旗:美联储仍然低估了2023年的通胀

花旗:美联储仍然低估了2023年的通胀

财联社
2023-03-29 04:10:25
准女研究生发表“极端”言论,现被取消录取资格,而惩罚才刚开始

准女研究生发表“极端”言论,现被取消录取资格,而惩罚才刚开始

富滋游戏解说
2023-03-27 13:30:45
日本人:中国人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他们从来不会在乎血统!

日本人:中国人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他们从来不会在乎血统!

晨涛爱搞笑
2023-03-28 08:26:15
蔡英文窜美在即,美军方提前对华发出警告:已做好防卫台湾准备

蔡英文窜美在即,美军方提前对华发出警告:已做好防卫台湾准备

袁周院长
2023-03-27 15:07:42
被司马南黑暗言论笼罩下的中国经济

被司马南黑暗言论笼罩下的中国经济

笑看草履虫
2023-03-28 19:48:32
要玩就玩大的!38天南海军演超出所有人预料,不排除重启南海造岛

要玩就玩大的!38天南海军演超出所有人预料,不排除重启南海造岛

运动历史家
2023-03-28 08:17:57
太打脸!都美竹虚荣心作祟混入中国时装周,主办方怒斥其私自进场

太打脸!都美竹虚荣心作祟混入中国时装周,主办方怒斥其私自进场

盖饭娱乐官方号
2023-03-28 17:02:56
段奕宏:日籍老婆真高冷,和老公同框全程无交流,氛围很微妙

段奕宏:日籍老婆真高冷,和老公同框全程无交流,氛围很微妙

段子手谈娱乐
2023-03-25 15:43:23
东盟1号人物,先见秦刚再见王毅,注意3点,南海大局已定

东盟1号人物,先见秦刚再见王毅,注意3点,南海大局已定

刘庆彬观察
2023-03-28 15:09:44
吴亦凡监狱生活曝光,入狱半年申请出书,网友:他竟然疯成这样了

吴亦凡监狱生活曝光,入狱半年申请出书,网友:他竟然疯成这样了

乐动你心
2023-03-28 10:24:46
北极鲶鱼真辣眼睛,坑完爷爷不算,又开始坑男友,晒出两人约会照

北极鲶鱼真辣眼睛,坑完爷爷不算,又开始坑男友,晒出两人约会照

凤酒
2023-03-27 16:09:08
演员牛莉生活好精致!在家穿低胸裙自信秀身材,这可不像47岁

演员牛莉生活好精致!在家穿低胸裙自信秀身材,这可不像47岁

云泽点评汇
2023-03-28 11:00:55
英美终于对印度下手了,要逼莫迪上梁山?这招非常阴狠!

英美终于对印度下手了,要逼莫迪上梁山?这招非常阴狠!

战争史
2023-03-28 09:41:46
中国失联学者遗体被找到,年仅31岁!父亲:我去找市长表达态度!友人:Airbnb责任不可推卸

中国失联学者遗体被找到,年仅31岁!父亲:我去找市长表达态度!友人:Airbnb责任不可推卸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3-28 18:00:21
毛主席贴身保镖李银桥透露,主席对粟裕有看法,私下用6个字评价

毛主席贴身保镖李银桥透露,主席对粟裕有看法,私下用6个字评价

秦風历史
2023-03-29 06:44:11
“我给你玩那么久,还想我跟你结婚?”唐山老板娘不雅视频被曝光

“我给你玩那么久,还想我跟你结婚?”唐山老板娘不雅视频被曝光

社会猎奇号
2023-03-22 21:10:35
2023-03-29 12:16:49

头条要闻

取代俄罗斯 美国成欧洲最大原油供应国

头条要闻

取代俄罗斯 美国成欧洲最大原油供应国

体育要闻

国家队100球里程碑!梅西成南美第一人

娱乐要闻

从巩俐到刘浩存,张艺谋审美降级了?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马云刚刚回国,阿里就彻底变天了

汽车要闻

今春穿搭添新风尚 不来台红旗H6配你的OOTD吗

态度原创

数码
时尚
本地
家居
健康

数码要闻

苹果新专利:引入磁性设计,让你不用再系鞋带了

跟对家或前妻同台,哪个更尴尬?

本地新闻

财神殿前长跪不起的年轻人,人均带身份证开光

家居要闻

原木色系温暖之家,尽显宁静与雅致

喝水都胖?建议改掉三个坏习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