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长高”产品真有用吗?专家这么说

0
分享至
身高难破“基因天花板” “长高”产品贩卖焦虑。

身高难破“基因天花板” “长高”产品贩卖焦虑

“怎么通过健身让自己快速增高?”“矮,选个专业要被学校挑,谈个恋爱要被对象挑,逛个商场要被衣服挑,找个工作要被公司挑,烦恼有谁懂?”“邻居家娃天天拉筋长高了,我家娃也要多拉。”“我奶奶听说骨头汤补钙长个儿,就天天喂我喝,一个暑假过去,我变胖了,就是没长高”……搜索“身高”关键词,网上不乏有人想要突破“基因的天花板”,或者分享“长高”路上的辛酸史。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44岁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别为169.7厘米和158厘米,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加1.2厘米和0.8厘米。6-17岁的男孩和女孩各年龄组身高平均分别增加了1.6厘米和1厘米。

平均身高持续增长,为了不被别人落下,大家都“铆足了劲儿”。

女孩婷婷的父亲身高1米7,母亲身高不到1米6,按照遗传靶身高公式计算,婷婷最终身高理论上不会达到1米6。婷婷的父母不能接受这一结果,怕她因为长不高,遭别人开玩笑和歧视,到处寻医问药,尝试长高偏方,还给婷婷买了一种号称“无惧遗传,补充生长因子,刺激骨骼生长”的保健品。

两岁到青春期的孩子,一般每年长5到7厘米。婷婷服用保健品后一年长高了8厘米,父母很欣慰。可是有一天,婷婷的母亲发现才7岁的女儿乳房开始发育了(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开始出现第二性征为性早熟——记者注)。

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认为,婷婷的性腺提前发育骨龄已经9岁多。由于现在远没有达到与骨龄相匹配的身高,甚至情况还不如服用保健品之前。如果不及时就医干预,以后很可能连1米5都长不到。

像婷婷父母这样担心孩子的身高,焦虑的家长实在不少。记者在某电商平台发现,众多“长高”产品:长高神器、长高钙片、长高激素、长高拉伸器、长高外用产品等等,仅其中一款长高钙片的月销量就有5万多单。

长高钙片真的有用吗?乱用激素会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使用拉伸器会不会拉伤?没人在乎。大家在乎的是,“再见太矮”“挑战大长腿”“再高10-15厘米”等商家标注的噱头。

中日友好医院国际部主任、生长发育门诊主任医师张知新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提倡对人群正常身高范围内家族性偏矮儿童进行药物和其他方式干预。“为了促进生长,家长给孩子服用各种保健品、补品、增高药物,很可能会促使性腺提早发育,骨龄提前闭合,女孩早早来月经,男孩早早遗精。本来女孩能达到遗传身高接近1米6,胡乱使用药物可能最终身高连1米5都突破不了。另外,一些药物还可能影响生理安全。”

既然补品、保健品有风险,那多给孩子喝牛奶、骨头汤,多吃有营养的食物总没错吧?并不是。吃得太多、太好反而可能提前停止生长。

“我的孩子小学时长得快,也比其他同学高,怎么上了初中就不长了?孩子还能长高吗?”这是张知新常常被问的问题。

张知新表示,一般情况下,男孩骨龄在18岁时完全闭合,女孩16岁完全闭合。骨龄从开始到闭合的时间是生长期,就好比盖楼的工期。如果骨龄提前闭合,意味着盖楼的工期被压缩,要是加班加点把楼盖起来,那未来孩子的身高是没问题的。否则,孩子可能达不到理想身高,成“高小孩矮大人”。也有孩子骨龄闭合比较晚,长得慢。在儿童期可能比别人矮,但到青春期却“长高很多”。

“高小孩矮大人”现象的出现、孩子骨龄提前闭合,很可能是家长们对身高要求过高的结果。过量摄入蛋白质可能提早启动性腺,性激素加速骨龄增长,孩子提早发育,长高的时间因此缩短。

张知新发现,在疫情期间,呼吸科、儿科的儿童青少年患者在减少,而内分泌遗传代谢专科在全国的门诊量都在上升,或者至少维持疫情前的状况,很多患儿都是来看性早熟的,并且骨龄往往比正常范围还要高。“孩子在家里的时间增多,时时刻刻都可以吃东西,摄入的肉蛋奶、坚果、零食等比在学校多得多。有些家长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每天给孩子做很多美食,甚至还有人参、海参、蜂王浆等。就像花一样,总浇肥花开得早,就不再长高了。要让孩子充分自然生长,不要有过多的、反季节食物的摄入,否则肥胖、性早熟、提早发育的机会就增加了。”

张知新建议,要科学地认识、对待身高问题。“身高不是越高越好,身高是人类长期进化与环境适应,为满足和适应自身身体各种器官组织的大小及功能活动而建立的最合适高度。不仅是人类,物种也是如此规律,有些瓜果南方的比西北的体积小,这是环境适应和遗传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使然。”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高层居民的痛苦!我住了五年54层绝望了,我需要逃离这个贫民窟。

高层居民的痛苦!我住了五年54层绝望了,我需要逃离这个贫民窟。

醉心文史
2023-06-05 02:02:17
拖垮国内交通的罪魁祸首,并不是车多,而是这四座“大山”

拖垮国内交通的罪魁祸首,并不是车多,而是这四座“大山”

汽车安利会
2023-06-10 08:20:13
必须抓捕!汉奸主持人竟然公然支持台独,港独

必须抓捕!汉奸主持人竟然公然支持台独,港独

小谈的娱乐秀
2023-06-09 18:16:45
“鼓”字被新华字典除名了吗?

“鼓”字被新华字典除名了吗?

阿拉故事会社
2023-06-10 07:35:45
“跳水皇后”伏明霞搬出豪宅!  与百亿富商梁锦松已分手?双方回应了

“跳水皇后”伏明霞搬出豪宅! 与百亿富商梁锦松已分手?双方回应了

越听乐听
2023-06-09 07:05:34
日本在南海划禁航区,中方加码反制,日方称中国军舰驶入“领海”

日本在南海划禁航区,中方加码反制,日方称中国军舰驶入“领海”

王晋博士
2023-06-09 15:15:07
香港站新消息!中国女排接应位置出现变化,00后小将或接班龚翔宇

香港站新消息!中国女排接应位置出现变化,00后小将或接班龚翔宇

飞翔体坛
2023-06-10 14:20:12
河北彩花公开首部8K作品,引发粉丝强推:这是超越肉眼的真实!

河北彩花公开首部8K作品,引发粉丝强推:这是超越肉眼的真实!

军歌小碧子
2023-06-10 13:56:16
笑不活了!阿根廷教练组被递烟后,梅西敬酒画面爆火,这次还干?

笑不活了!阿根廷教练组被递烟后,梅西敬酒画面爆火,这次还干?

球盲百小易
2023-06-10 19:26:44
2022年我国豪车销量15强城市:成都远超苏州,南京与杭州差距较大

2022年我国豪车销量15强城市:成都远超苏州,南京与杭州差距较大

人和政通
2023-06-10 14:35:27
黄健翔合影众名宿:如果他们年轻10岁15岁,国米赢下欧冠是100%

黄健翔合影众名宿:如果他们年轻10岁15岁,国米赢下欧冠是100%

绝对现场
2023-06-10 10:43:51
回访章莹颖父亲:用余生把女儿带回家 | 面孔

回访章莹颖父亲:用余生把女儿带回家 | 面孔

大象新闻
2023-06-09 18:35:12
它是“天然硒库”,简单炒一炒鲜美好吃,降三高护肝脏,不懂可惜

它是“天然硒库”,简单炒一炒鲜美好吃,降三高护肝脏,不懂可惜

雪峰儿
2023-06-09 08:22:03
中美飞行员数据差太多,中方仅2万军用飞行员,正在努力解决问题

中美飞行员数据差太多,中方仅2万军用飞行员,正在努力解决问题

绍兴文史
2023-06-07 10:37:55
江苏发生重大恶性案件:有人遇害,惨不忍睹,更多内幕曝光!

江苏发生重大恶性案件:有人遇害,惨不忍睹,更多内幕曝光!

小李说说
2023-06-09 14:01:16
“牵手门”反转,董小姐胡先生立大功,中石油股价仍在继续上涨!

“牵手门”反转,董小姐胡先生立大功,中石油股价仍在继续上涨!

周龙观影
2023-06-10 16:03:59
专家喊话:你们再不生孩子,幼儿园和小学都要关门啦!

专家喊话:你们再不生孩子,幼儿园和小学都要关门啦!

阿燕姐说育儿
2023-06-10 09:43:19
必须放人!岛内纷纷警告大陆!台媒曝:蔡逃跑时将卷走国宝肉形石

必须放人!岛内纷纷警告大陆!台媒曝:蔡逃跑时将卷走国宝肉形石

宁小雪的被宠生活
2023-06-09 19:59:03
俄罗斯今天正式婉拒了中国和平方案! 这回就不关中国什么事了!

俄罗斯今天正式婉拒了中国和平方案! 这回就不关中国什么事了!

黄乐谈财经
2023-06-10 10:13:20
王菲女儿李嫣17岁生日照曝光,嘴唇恢复得太好了!

王菲女儿李嫣17岁生日照曝光,嘴唇恢复得太好了!

青瓜娱评
2023-06-10 16:27:17
2023-06-10 21:44:49

头条要闻

山东"万亿国企"原掌门人受审 被指过于高调、好大喜功

头条要闻

山东"万亿国企"原掌门人受审 被指过于高调、好大喜功

体育要闻

天下第一的约基奇,他有机会赢得更多

娱乐要闻

《变形金刚7》全片5个白人角色4个是丑角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微软与 OpenAI,远没有看起来「亲密无间」

汽车要闻

一辆“假”SUV 竟是超跑玩家的终极归宿

态度原创

家居
亲子
艺术
数码
手机

家居要闻

北欧风温馨小宅,巧妙格局优化空间

亲子要闻

夏天照顾宝宝,家长需要做好4件事,助力宝宝健康成长不遭罪

艺术要闻

邀全国高考生免费看展!遇见博物馆推出5城5馆大型公益活动

数码要闻

意外吗?任天堂Switch的销量:超过一半来自女玩家贡献

手机要闻

iPhone 15 Pro Max全参数曝光 起步就12000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