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冬天粗粮这样吃 不胖又营养

0
分享至
《中国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天摄入主食的量是生重250g~400g,粗粮跟细粮的比例是1∶3。按照这个标准,一天至少吃50g粗粮。

冬天很容易食欲旺盛,有些人总是有饿的感觉。确实,冬天既要保证营养,又想保持体型,这一矛盾如何破解?用粗粮替换部分主食是答案之一。

实际上,粗粮和细粮在等量的前提下,两者所含的能量是一样的。但是粗粮的优势在于膳食纤维的含量偏高,吃粗粮以后可以更快、更多地增加饱腹感,这样对于后面食物的摄入就会产生轻微限制,再吃进去的食物量就会变少了。比如,有人可能一天要吃五两细粮,换成粗粮以后可能吃三两就够了,这个过程中,总能量下降,所以粗粮对控制总摄入量是有帮助的。

《中国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天摄入主食的量是生重250g~400g,粗粮跟细粮的比例是1∶3。按照这个标准,一天至少吃50g粗粮。

吃粗粮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喝粗粮粥。很多粗粮都可以混搭着煮粥,家里可以多备一些种类的粗粮,每次煮粥随机抓几种,简单又实用。比如玉米燕麦粥,就是不错的选择。玉米里含有一种抗癌因子———谷胱甘肽,这种物质能够把致癌物控制住,使它失去毒性,然后再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玉米中还含有硒和钙,硒能加速体内氧化物的分解,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燕麦富含膳食纤维,既有可以溶解在水里的可溶性纤维,也有不溶于水的不溶性纤维。可溶性纤维可以帮助人体减少吸收外界摄入的胆固醇、油和糖。不溶性纤维能够加速肠道蠕动,使大便成形,容易排便,减少便秘、肠道炎症甚至肠癌的发生。煮粥的时候可以将25g玉米糁和25g燕麦一起煮。当然,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调节比例。

如果患有糖尿病,就尽量不要单纯喝粥,可以先吃点其他主食,再喝小半碗粥。吃饭要“干”“稀”搭配,而且“干”的要放在前面吃。当然,如果没有血糖高的问题,晚上单喝点粥,那没问题。

有些朋友煮粥时喜欢加很多其他东西,比如枸杞、百合、莲子、红枣等,能加的都加进去,最后变成了一锅“大杂烩”,觉得营养全面。其实粥就是粥,粥是把固态主食变成半流质或者流质主食的过程,不要给粥赋予过多的责任,比如希望通过喝粥来达到营养的平衡、全面,粥没有这么大的作用。在粥里添加很多粮食以外的东西不是不行,但首先,它们不见得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其次,还有可能造成麻烦,加的食材太杂,万一喝粥引起肚子胀,都不知道是哪一种东西造成的。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高铁救人“男团”身份流出,各个都是大佬,学生:我们都难得一见

高铁救人“男团”身份流出,各个都是大佬,学生:我们都难得一见

楠楠教育说
2023-03-31 15:08:49
关键时刻突然崩了!网友:怎么又来了……

关键时刻突然崩了!网友:怎么又来了……

环球网资讯
2023-03-31 08:50:35
涉案流水近亿元,13人落网!

涉案流水近亿元,13人落网!

环球网资讯
2023-03-31 17:02:37
太奇怪!75岁王刚突然删光社交平台所有内容,疑似有大事发生?

太奇怪!75岁王刚突然删光社交平台所有内容,疑似有大事发生?

沐岭猪猪
2023-03-30 15:52:19
5天4“虎”!他是二十大后首个落马的中管金融企业“一把手”

5天4“虎”!他是二十大后首个落马的中管金融企业“一把手”

政知新媒体
2023-03-31 22:56:15
终止合作造车!广汽吐槽华为:太强势,要价又高

终止合作造车!广汽吐槽华为:太强势,要价又高

易贝汽车
2023-04-01 01:03:53
中国银行原一把手刘连舸官宣落马!罗熹、欧阳卫民能否保住晚节?

中国银行原一把手刘连舸官宣落马!罗熹、欧阳卫民能否保住晚节?

故园老丁
2023-03-31 19:59:59
曾是P站亚洲区前五,国产巨灯张老师

曾是P站亚洲区前五,国产巨灯张老师

四方杂谈
2023-03-31 00:00:18
风云再起!足协正副主席被调查,蔡振华痛失左膀右臂,处境堪忧

风云再起!足协正副主席被调查,蔡振华痛失左膀右臂,处境堪忧

体坛春秋
2023-03-31 22:05:10
揭秘地下男模:月入10W伺候富婆,不到三个月身体被掏空

揭秘地下男模:月入10W伺候富婆,不到三个月身体被掏空

夜色醉人故事集
2023-03-17 12:15:29
200万辆库存未消化,车企呼吁增设国六B车型切换过渡期

200万辆库存未消化,车企呼吁增设国六B车型切换过渡期

澎湃新闻
2023-03-31 07:21:07
张继科事件持续发酵,25万粉丝知情人再曝猛料,称视频泄露为真!

张继科事件持续发酵,25万粉丝知情人再曝猛料,称视频泄露为真!

娱乐圈酸柠檬
2023-03-31 22:42:35
只有郭士强能帮辽宁躲广厦!广东输球坑杨鸣郭艾伦,就看老叔的了

只有郭士强能帮辽宁躲广厦!广东输球坑杨鸣郭艾伦,就看老叔的了

嘴炮体坛
2023-04-01 00:21:28
3亿罚款已还完!郑爽自曝不雅照欲求复出?网友:这次是真疯了?

3亿罚款已还完!郑爽自曝不雅照欲求复出?网友:这次是真疯了?

素素小昕园
2023-03-30 10:10:39
沈腾北京豪宅曝光,14万一平俯瞰东直门,现实版《西虹市首富》王多鱼!

沈腾北京豪宅曝光,14万一平俯瞰东直门,现实版《西虹市首富》王多鱼!

毒舌八卦
2023-03-30 23:34:26
普京:全球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只有5个,能与美国对抗的只有2个

普京:全球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只有5个,能与美国对抗的只有2个

山水谈要闻
2023-03-31 10:04:19
中纪委查到硬茬了,“鲶鱼”爷爷光环加身战功卓著,人脉非常复杂

中纪委查到硬茬了,“鲶鱼”爷爷光环加身战功卓著,人脉非常复杂

眼光很亮
2023-03-28 08:00:34
这7类蔬菜自带“毒素”,吃前必须焯水!有1种现在正当季!

这7类蔬菜自带“毒素”,吃前必须焯水!有1种现在正当季!

科普中国
2023-03-30 15:41:54
80年代的手抄本《少女之心》事件

80年代的手抄本《少女之心》事件

人文收藏艺术大师
2023-03-28 23:33:03
大瓜!广东某校情侣竟在食堂做出不雅举动?

大瓜!广东某校情侣竟在食堂做出不雅举动?

萝妹看社会
2023-03-31 18:36:17
2023-04-01 03:28:49

头条要闻

中纪委5天打4"虎" 1人曾被公告"因工作调整"辞去职务

头条要闻

中纪委5天打4"虎" 1人曾被公告"因工作调整"辞去职务

体育要闻

能期待谁?克洛普:正忙于下赛季引援,球员方面的反应是积极的

娱乐要闻

林心如和霍建华"婚变风波"再升级!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孟晚舟:华为向死而生 怎能不成仁?

汽车要闻

MG7一下推出六款车 要我肯定果断选2.0T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本地
亲子
军事航空

新晋小白花和男顶流疑似恋爱?细节线索好多!

教育要闻

高考第二次英语听说机考4月1日举行,考试院发布温馨提示

本地新闻

专访|田鹏:经营非遗是为了更好传承非遗

亲子要闻

这个甲流病毒太厉害了。

军事要闻

实拍国产两栖攻击舰"海南"舰多课目协同训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