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警惕食物中的"藏盐大户" 家庭减盐这样做

0
分享至

很多人都觉得,饭菜如果没盐就会“食之无味”。而美味的菜肴,难免就会“重口”一些。盐,作为百味之首,一直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也是多种调味料的组成部分。可是高“盐”值,除了给我们的味蕾以美味的享受,也会带来一些健康的烦恼!

据北京市疾控中心介绍,食盐的重要组成是氯化钠(NaCl),钠是保持血浆容量、酸碱平衡、神经脉冲传导和正常细胞功能的必要营养素。然而,食盐摄入过多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而降低食盐摄入量则可降低血压水平。食盐摄入过多也会增加心脏病、脑卒中、胃癌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对于儿童,食盐摄入过多同样具有危害,且年龄越小,伤害越大。高盐饮食会导致儿童发生心血管疾病、上呼吸道感染、锌缺乏症的风险增加。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低于5克,有助于降低血压和患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风险。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减盐,可以这样入手

1、选择新鲜食材,保留食物本味

尽量购买新鲜的食材,烹调时尽可能保留食物的天然味道,不需要加入过多的食盐和其他调味品。少吃如咸菜、加工熟食肉类和罐头等食品。

2、正确用盐勺,掌握食盐用量

要做好量的估计,可以借助限盐勺。我们常用盐勺的规格是一勺2克食盐,注意是一平勺,不能冒尖儿。因为其他食物和调味品中也含有盐,所以一个人一天的食盐量应少于3勺。

3、做菜少放盐,出锅再放盐

做菜的时候尽量少放盐,少用酱油、味精、鸡精、豆瓣酱等含盐量高的调味品。烹饪时可以多利用食物如香菇、海米、紫菜等本身的鲜香味,还可以用酸甜味来代替咸味

炒菜时临出锅了再放盐,这样盐附着在食材的表面,而吸附进食材内部的盐不多,口感咸味儿足,减盐不减味。

必要时对儿童吃的食物进行单独烹调,帮助儿童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

4、在外就餐,主动提出要少盐

餐馆菜品通常比家庭自制的菜品口味更重。因此,减少外出就餐和吃外卖的次数,尽量选择在家就餐,是减盐的好途径。必须在外就餐时,可以主动提出低盐、少油的要求,主动选择低盐菜品。

5、警惕“藏起来”的盐

一些方便食品和零食虽然尝起来感觉不到咸味,但都含有较多的不可见盐,如方便面、挂面、坚果、面包、饼干、冰激凌等,建议购买食品时,仔细阅读营养成分表,尽可能选择钠盐含量低的食品。

6、购买预包装食品,仔细阅读营养成分表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上的钠(Na)就表示含盐量的高低。购买时,要注意尽可能选择钠盐含量低的食品。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具俊晔:麻六记欠款9.8亿,如果汪小菲愿意低头,是会借钱给他的!

具俊晔:麻六记欠款9.8亿,如果汪小菲愿意低头,是会借钱给他的!

青芳草
2023-03-27 17:27:39
周恩来站起来,语气平静地对张春桥说:“就按主席说的办吧!”

周恩来站起来,语气平静地对张春桥说:“就按主席说的办吧!”

历史的云朵
2023-03-31 21:11:56
56岁的李泽楷来北京来参加论坛,没想到超级富二代也那么接地气。

56岁的李泽楷来北京来参加论坛,没想到超级富二代也那么接地气。

超能游戏
2023-03-31 12:23:14
曝中年男星爱搞多人运动,一次叫三四个外围女,还让助理门外把风

曝中年男星爱搞多人运动,一次叫三四个外围女,还让助理门外把风

王珍一的自留地
2023-03-28 01:55:08
冯巩:空降红旗汽车厂表演,上台低头驼背,是老一辈相声演员规矩

冯巩:空降红旗汽车厂表演,上台低头驼背,是老一辈相声演员规矩

侃姐细谈
2023-03-30 15:32:39
大冤种11:加代求刘哥办事

大冤种11:加代求刘哥办事

金昔说故事
2023-04-01 21:16:45
湖人今日连迎三喜讯,逆转森林狼升至第7,还暗藏两“玄机”

湖人今日连迎三喜讯,逆转森林狼升至第7,还暗藏两“玄机”

小雪的运动之心
2023-04-01 12:36:31
著名性学专家潘绥铭:细思极恐,2022年中国女人的出轨率高达33%

著名性学专家潘绥铭:细思极恐,2022年中国女人的出轨率高达33%

呆萌可爱的娱乐剧
2023-03-26 22:52:03
法国大游行示威,轰动了全世界!

法国大游行示威,轰动了全世界!

杨大夫讲健康
2023-03-31 23:17:43
刘国梁“赌球”传闻调查结束!国际乒联发声明,一把手亲自回应

刘国梁“赌球”传闻调查结束!国际乒联发声明,一把手亲自回应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3-03-31 15:29:48
贝索斯大儿子跟劳伦·桑切斯去吃晚餐,女友孩子比自家儿子帅太多

贝索斯大儿子跟劳伦·桑切斯去吃晚餐,女友孩子比自家儿子帅太多

东南西北一锅烩
2023-04-01 15:54:50
华为问界即将被取消,余承东颜面尽失

华为问界即将被取消,余承东颜面尽失

车卖场
2023-04-01 09:31:41
三峡工程钉子户张秉爱:1992年全村搬迁她不走,如今结局令人唏嘘

三峡工程钉子户张秉爱:1992年全村搬迁她不走,如今结局令人唏嘘

历史求知所
2023-03-31 08:00:48
又轰下31+11+10,他这样打下去,保罗的队史第一不保了

又轰下31+11+10,他这样打下去,保罗的队史第一不保了

篮球大视野
2023-03-31 22:13:29
年利润18亿的绩优股,31家机构看好,股价却从49元跌到20元

年利润18亿的绩优股,31家机构看好,股价却从49元跌到20元

投资观
2023-04-01 15:44:28
塔利班:如果特朗普入狱,我们愿意为他提供“政治庇护”丨图说军事

塔利班:如果特朗普入狱,我们愿意为他提供“政治庇护”丨图说军事

军武速递
2023-03-31 18:33:48
重磅调整!事关二手房交易!全面推进→

重磅调整!事关二手房交易!全面推进→

新晚报
2023-04-01 08:19:35
三大院士呼吁:90%的高血脂无需治疗,记住这几点,悄悄远离血栓

三大院士呼吁:90%的高血脂无需治疗,记住这几点,悄悄远离血栓

治疗家
2023-04-01 07:20:02
英国发现1600年前壁画,壁画出现中文“吉姆在这”,引发争议

英国发现1600年前壁画,壁画出现中文“吉姆在这”,引发争议

轻度历史
2023-03-22 07:42:20
监理兄弟带我睡遍县城一打少妇,工地结束,他走了,我名声烂了…

监理兄弟带我睡遍县城一打少妇,工地结束,他走了,我名声烂了…

真仕好
2023-03-24 14:33:40
2023-04-01 22:40:49

头条要闻

马保国直播带货上热搜 人民日报曾称"闹剧背后是利益"

头条要闻

马保国直播带货上热搜 人民日报曾称"闹剧背后是利益"

体育要闻

利拉德:一个时代的遗孤

娱乐要闻

黑暗荣耀大反转!李到晛林智妍承认恋爱!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问界的脸,让任正非打肿了

汽车要闻

理想汽车3月交付20,823辆 累计交付超过30万辆

态度原创

游戏
教育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海外网友热议RNG击败TT

教育要闻

教育部下发通知,双休制或将改为“单休”?有人欢喜有人愁

旅游要闻

韩国上万人抵制中国游客 如今怎么样了

公开课

越南为了恢复人口实行一夫多妻,下场是?

军事要闻

俄媒:普京签署春季征兵令 将新征召14.7万人入伍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