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北京地坛医院:新大考来了,我们责无旁贷!

0
分享至

继50多天无新发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北京从6月11日起,4天的时间累计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9例。北京的防控形势陡然紧张起来,对于目前独家承担收治任务的北京地坛医院而言,收治压力也陡然增加,又一场冲锋战打响了。

抗疫如下棋,讲究兵贵神速。守土尽责,几天来,北京地坛医院各部门有序应对,再一次体现了地坛速度,地坛人的责任感。

疫情再次来临,面对又一次大考,医院干部会上,陈航书记、李昂院长、吴国安副院长再次进行工作部署和战斗动员!几位领导强调:”当前医院的重点工作就是救治病患,要不惜一切代价。”“严格把好排查入口关”、”严防院感发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置。”“疫情来了,救治患者我们责无旁贷。地坛人就是排头兵!”

应急病区300张床位全部准备到位

6月11日确诊1例、12日7例,……到6月14日24时,本次与新发地相关的79例确诊患者全部收治在北京地坛医院。仍未卸甲的地坛人医生紧急调配12名、护士调配44人再次投入一线。

6月13日上午一大早,院领导召开紧急会商会,部署医院整体收治工作。主管医疗副院长吴国安召集感染中心、院感、医务处、疾控处、护理部等部门召开紧急协调会,一系列准备工作有序、快速推进。

护理部张志云主任带着二线护士长王庆莲、赵芳、普外科护士长李代京以及靳桂芳、贾革新、邢美娇护士开始对普外科护理单元进行消毒、整理,因为刚刚搬入应急6区“新家”不久的呼吸科要搬过来,腾空6区准备收治新冠患者。下午,呼吸科15位患者安全转送完毕。

6月14日又是忙碌的一天。“大家都主动赶来加班”,张志云主任说,我打电话给护士长们,没有一个人说有困难,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内科中心总护士长程宏都58岁了,干起来活儿来可不服老。“基本上这边刚刚准备好,患者就住了进来。”王颖周日忙得一天都没顾上吃饭。还有护士们,这些孩子们太让我感动了,张莉、冯玉菡是参加过非典、甲流等疫情救治的老战士,这回又分别承担起护理组长的任务,这两天每天都只睡了2、3个小时。

气温升高,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让医护人员全身湿透,个别护士还发生了晕厥。

6月15日一早,护理部两位主任张志云、张海霞又带领全体护士长收拾应急4区,搬床、铺床、擦拭消毒环境。

全院一盘棋,后勤、信息中心、医工处、保卫处等部门也闻令而动,物资、设备、信息系统的准备工作也同步进行、到位。

图为护士正在给住院患者传递快递物品。

在应急病区的的每一个区里,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忙碌的身影,大家都是那么从容、淡定、有序。

上午接到支援通知,晚上到岗值班

“最关键的是脱的环节,一定要按程序”,6月15日一早,张莉护士正在盯着支援的纪世琪、王扬、庞艳华、张静林、陈永福等几个医生穿防护服。连续几天只睡了4、5个小时的张莉嗓子都哑了。

收治任务紧张、繁重,一线告急。医务处紧急调配12名医生支援一线。周末接到通知的他们二话没说,都是第一时间到岗。“早来一小时也是好的,帮着写写病历也能分担一点儿压力。”普外科王扬周六上午接到通知,当天晚上就到岗了。皮肤性病科的庞艳华大夫接到任务时,周日还在出门诊,周一一早就来报到了。“有困难也能克服”,要说困难,庞大夫家里还真不少,家里有两个孩子,老大前一阵子面瘫正在治疗,照顾两个孩子的重任落在了心脏不好的老妈身上。“我是周日到岗的”纪世琪大夫的爱人也是医生,家里也有两个娃,周六接到通知,赶紧安排好孩子周日就到岗了。

神经外科的杨阳护士以前在新冠一科支援,结束支援任务没多久,这次又上了一线。昨天接到通知的她今天一早就到岗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苹果、水、吃的东西……我们看到她时,她正化身“快递员”,把东西一个个核对好名字通过传递窗口给患者送去。

综合科护士贾士雪孩子1岁半,把孩子交给公公、婆婆再次上了一线。吕明慧、刘印怀是感染二科的护士,这两个20多岁的小姑娘始终身处一线,再次向新疫情发起冲锋。3月份去感染急诊支援刚回感染一科一周的吕思锦,13日又接到命令当晚就上了一线夜班。

兵不卸甲的他们

CT影像在新冠肺炎诊断、治疗中作用不言而喻,放射科的工作压力一直就没有丝毫减轻,战斗在新冠肺炎和普通患者诊断两个战场上。

本来随着本地确诊患者清零,大家仿佛看到了一丝曙光。没想到,新一轮战斗这么快又打响了。这周末,筛查人员、确诊患者的CT检查量又开始逐日增多,“忙得都没时间崩溃”,技师组组长李硕说,大家都在咬牙坚持,特别要提的是我们科唯一一名女技师张欢,真的很不容易。上周已经在感染急诊这边儿上了一周的李硕,这一周本来应该在普通患者检查这边儿,遇到突发情况,谢汝明主任安排他继续在一线坚守时,他二话没说。

“特别心疼他们”谢主任周日来到医院查看情况,给大家鼓劲儿。他说,3月份筛查人员增多时,兄弟医院前来支援,大家才稍微缓缓劲儿,现在又开始紧张起来,“我们会克服困难,把工作做好!”

核酸检测一直进行中,P2+实验室、检验科、病理科、分院10人编成5组,轮流上阵,每一次的和病毒的交锋,瞪大双眼。慧眼辨识,不放过病毒,就是不错过每个生命的救治。一天他们完成500多人次。

新冠筛查压力也不少

在应急8区新冠筛查门诊,远远就看到排得长长的队伍。“还能加号吗”,“请出示健康码”,“我就是晒的体温有点儿高,不发烧”……护士陈红利、保安孙岳面对一个又一个焦急、紧张前来做健康人群核酸检测的人们,耐心细致地解答,大太阳底下,两个人的嗓子都哑了。“喝点儿水吧”旁边等候的人都心疼地对他们说。

陈红利今年50多岁了,工作热情、干劲儿不减当年,最近一段日子新冠筛查门诊每天都有170人左右,周末又赶上应急病区准备收治床位,她下了班又去病区里帮忙。“不用说我,写写保安兄弟吧”,陈红利说,孙岳主动承担健康码查询、咨询工作,点子多特别能干。瘦瘦的小伙子李伟太阳底下,推着一车又一车往病区里送快递。李宁负维持诊室里面的秩序认真负责,为我们的保安兄弟点赞。

感染急诊:还未卸甲,又上战场

从160到290再到370,这是6月12日、13日、14日三天到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急诊进行发热筛查的人数。疫情发生以来,感染急诊医生数量一直是每个班次2名医生,护士数量也按疫时分配,他们还未卸甲就又上战场。尽管筛查人数有所增加,但医护工作井然有序,现场也未出现排长队现象。据一名筛查者介绍,他从排队、挂号到就诊、采样,总共用时在15分钟左右。

院感防控:严上加严,防患未然

在新的疫情形势下,北京地坛医院院感防控再次加强。院感管理处主任卢联合表示,相关制度都已较为完善,这次主要就是严格落实与执行。

6月15日,卢联合带领3名院感员工分别下沉到门诊、感染急诊、普通病房、隔离病区督导检查。医院西侧应急病区主要收治确诊患者、留观人员和核酸筛查人员,是院感防控的重中之重。郭嘉祯来到应急病区,对即将开设的病房进行院感布控,明确污染与清洁区域、穿脱防护服地点,对从各科室前来支援的医护人员开展培训,对应急病区污水处理情况进行检查。

相比隔离病区,普通病房防控意识也不能松懈。何明来到普通病房,明确了医院“禁止探视”的规定。妇产科很多新生儿出生后需要回到医院做一系列的检查。何明协调妇产科与门诊,将原本需要在妇产科进行的检查挪到门诊进行,一定程度减少了院感风险。门诊的预检分诊是非新冠患者进入医院的第一道关口,刘欣来到预检分诊台,与门诊部主任任娜对预检流程进行了优化——患者需要出示北京健康宝、如实填写小区名称、出示小区出入证。这样做是为了规避来自高风险地区带来的感染。

腾挪病房:全院一盘棋,步步关键

“全员尽快到岗,准备腾挪病房。”6月13日上午10点半,北京地坛医院呼吸科医护人员接到通知,他们成为第一个腾挪病房的科室,需要将应急六区腾空,用于收治新冠患者。大家不敢耽搁,马不停蹄赶回医院……从应急六区到病房楼6层,正常人也至少要走10多分钟。更何况将15名无法独立行走的患者逐一转运。医生护士推着病床,将连接着心电监护和吸氧的患者一批一批转运,一趟下来至少需要半小时。除了转运患者,搬运血滤仪、呼吸机等各种医疗器械也都是护士们的工作。从上午10点半到下午5点,呼吸科完成了科室腾挪。呼吸科主任王宇表示,尽管任务艰辛,但全院一盘棋,每一步都很关键。

从寒冬到盛夏,守护北京城,守护我们共同的家,我们会一直坚守。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掀起世界和解潮,埃土又传握手言和,美国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中国掀起世界和解潮,埃土又传握手言和,美国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强国新武器
2023-03-27 16:01:47
地球出事了?中国深圳突现“神秘鬼市”,学者:时代的象征

地球出事了?中国深圳突现“神秘鬼市”,学者:时代的象征

言季同说动物
2023-03-28 11:02:00
1989年,王健林和儿子王思聪的合影

1989年,王健林和儿子王思聪的合影

晓安谈历史
2023-03-24 22:14:15
深圳某夜店被“捡尸”的中国女孩:天亮之前,她们曾见过地狱

深圳某夜店被“捡尸”的中国女孩:天亮之前,她们曾见过地狱

梦红房车旅行
2023-03-27 08:24:31
伏尔加河能存在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伏尔加河能存在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杨大夫讲健康
2023-03-28 22:35:05
男女酒店窗户前脱光衣服发生不当行为,还有人在边上拍摄

男女酒店窗户前脱光衣服发生不当行为,还有人在边上拍摄

国际狗仔
2023-03-28 23:25:22
美国女警将内裤塞男下属嘴里,大喊“真他妈干净”,案件审理期间她竟升职了

美国女警将内裤塞男下属嘴里,大喊“真他妈干净”,案件审理期间她竟升职了

极目新闻
2023-03-28 11:37:38
又抓到一名日本间谍!日方要求立即放人,中方回应让岸田没脸见人

又抓到一名日本间谍!日方要求立即放人,中方回应让岸田没脸见人

大海军事
2023-03-28 18:10:57
美国人急坏了!要中国增持美债,中国:或考虑取消美国订单

美国人急坏了!要中国增持美债,中国:或考虑取消美国订单

常高俊April
2023-03-28 08:33:15
马云:腾讯和阿里市值差距越来越大,要不了三年,腾讯就超过阿里

马云:腾讯和阿里市值差距越来越大,要不了三年,腾讯就超过阿里

李月小文文
2023-03-28 11:46:09
ChatGPT:如果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三个月不买房,房价会下降吗?

ChatGPT:如果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三个月不买房,房价会下降吗?

ChatGPT问答库
2023-03-28 12:58:45
“流氓作家”贾平凹曾说,越是长得漂亮的女人,她裙摆下的内衬说不定已经泛黄,手提包里全是一团团卫生纸,高跟鞋里的丝袜不知破了多少洞

“流氓作家”贾平凹曾说,越是长得漂亮的女人,她裙摆下的内衬说不定已经泛黄,手提包里全是一团团卫生纸,高跟鞋里的丝袜不知破了多少洞

花仙历史说
2023-03-28 12:18:33
深圳钟女士事件最新进展:钟局长上司早年被逮,自己学校也被爆出

深圳钟女士事件最新进展:钟局长上司早年被逮,自己学校也被爆出

刘新谈社会
2023-03-29 07:36:26
谁给这位红十字会干部,买的香奈儿和玉镯?

谁给这位红十字会干部,买的香奈儿和玉镯?

新洞察
2023-03-28 10:39:44
2010年,文强在监狱中的照片,穿着白色背心戴着手铐正躺床上睡觉

2010年,文强在监狱中的照片,穿着白色背心戴着手铐正躺床上睡觉

射手娱评
2023-03-29 07:11:36
11-8!中国队终于赢了,时隔11年再夺冠,人民日报+央视发声狂赞

11-8!中国队终于赢了,时隔11年再夺冠,人民日报+央视发声狂赞

大咖唠体育
2023-03-29 10:46:36
彻底凉了!美国制裁如此之快,中芯国际28纳米建厂计划被迫停止

彻底凉了!美国制裁如此之快,中芯国际28纳米建厂计划被迫停止

谭祖亮科技
2023-03-29 09:23:48
给兰州拉面立法是场披上合法外衣与民争利的游戏,甘肃起了个坏头

给兰州拉面立法是场披上合法外衣与民争利的游戏,甘肃起了个坏头

小妍说情感
2023-03-28 22:52:21
这下麻烦大了!直言“不欢迎中国人”,120万中国游客取消行程

这下麻烦大了!直言“不欢迎中国人”,120万中国游客取消行程

常高俊April
2023-03-29 09:15:03
沙特的报答来了,他们给中国许下的承诺,也给俄罗斯提了个醒

沙特的报答来了,他们给中国许下的承诺,也给俄罗斯提了个醒

老高评论
2023-03-28 12:42:49
2023-03-29 11:42:44

头条要闻

取代俄罗斯 美国成欧洲最大原油供应国

头条要闻

取代俄罗斯 美国成欧洲最大原油供应国

体育要闻

国家队100球里程碑!梅西成南美第一人

娱乐要闻

从巩俐到刘浩存,张艺谋审美降级了?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马云刚刚回国,阿里就彻底变天了

汽车要闻

今春穿搭添新风尚 不来台红旗H6配你的OOTD吗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教育
时尚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海淀红盘「中海富华里·汇园」加推房源

喝水都胖?建议改掉三个坏习惯

教育要闻

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正式上线,提供电子书等海量资源

跟对家或前妻同台,哪个更尴尬?

军事要闻

英国挑战者2坦克抵达乌克兰 乌国防部长试乘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