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这种食物,吃多了可能会致癌!

0
分享至

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食物的做法千奇百怪,让很多人都喜欢的一种方式就是将食物油炸,因为油炸食品不仅让人有食欲,还能让人有饱腹感。不过油炸食品吃多了确实不好,但只要方法对了,还是可以适当吃的。

起底油炸食品

油炸是常见的烹饪食物的方式之一,在高温油的作用下,油炸可以快速让食物变熟、变干、变得蓬松,从而达到定型、熟制、干制的目的。

我们常吃的油炸食品有,麻花、油条、油饼、春卷、炸薯条、炸酥肉、炸鸡翅、炸丸子等,以及薯片、虾条、虾片、干脆面、饼干等。

油炸食品危害健康

①如果炸的是淀粉类食物,例如薯条,会产生大量的丙烯酰胺,假设一份薯条50克,可能含有的丙烯酰胺就有25毫克,而世卫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丙烯酰胺不得超过1微克。而且,丙烯酰胺有可能让人神经中毒或者引起致癌风险。

②如果炸的是面粉制品,例如油条,可能会添加膨化剂、明矾等,这些物质中的铝含量高,长期食用可能会损伤人的记忆能力。

③我们在外面购买的油炸食品,使用的油经过反复使用,会产生反式脂肪酸、脂质过氧化物、杂环胺类等有毒物质,可能对我们的肝肾代谢带来压力,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或肿瘤等。

这样食用更健康

①选择好的油。油的纯度越高,则不易产生有害物质,如果要长时间油炸,最好选择饱和度高的油,如果偶尔炸一次,选用花生油就可以。

②控制好油温。油温过高,则食物外表很快炸焦,但是里面还没熟;油温过低,则会让食物吸收更多的油。最好将油温控制在140-180摄氏度。

③吸油很重要。用漏勺将炸好的食物放在吸油纸上,可以让纸巾将多余的油脂吸走,吃起来也会相对健康一些。

④搭配吃蔬果。吃油炸食品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可以增加抗氧化物的摄入,降低油炸食品对身体的损害。

⑤次数要控制。油炸食品吃的越少则对身体越好,如果确实戒不掉则建议大家,每周吃一次就好。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台媒:美临时喊停蔡英文“过境”简报会,“气氛微妙”

台媒:美临时喊停蔡英文“过境”简报会,“气氛微妙”

环球网资讯
2023-03-29 08:52:37
1952年,一个地主拒交土地被判死刑的照片,现场很多群众义愤填膺

1952年,一个地主拒交土地被判死刑的照片,现场很多群众义愤填膺

敏敏的旅途
2023-03-27 12:16:18
20年广东小伙娶美国媳妇,生可爱混血女儿,2年后被举报"拐卖"小孩

20年广东小伙娶美国媳妇,生可爱混血女儿,2年后被举报"拐卖"小孩

社会奇闻君
2023-03-26 18:35:02
上午10点官宣!中纪委巡视体育总局,2大高官被抓,杜兆才失联了

上午10点官宣!中纪委巡视体育总局,2大高官被抓,杜兆才失联了

侃球熊弟
2023-03-29 10:43:56
谁才是开放市场?华春莹这两张图挺妙

谁才是开放市场?华春莹这两张图挺妙

直新闻
2023-03-28 23:02:07
业内解读:女子地铁照被AI一键脱衣传播引起惊醒!

业内解读:女子地铁照被AI一键脱衣传播引起惊醒!

大家论
2023-03-28 20:04:32
415票全票通过!美国正式列案将中国划入发达国家,之前待遇取消

415票全票通过!美国正式列案将中国划入发达国家,之前待遇取消

一起看世界1
2023-03-28 22:19:10
吉林惨案!疑因对发型不满争吵,女理发师怒杀女顾客,知情人:趁洗头不备拿刀把脑袋剁了

吉林惨案!疑因对发型不满争吵,女理发师怒杀女顾客,知情人:趁洗头不备拿刀把脑袋剁了

老勒看军事
2023-03-28 21:17:22
俄全球宣布暂停与中国合作!停止30亿电力供应,中俄合作出现困境

俄全球宣布暂停与中国合作!停止30亿电力供应,中俄合作出现困境

常高俊April
2023-03-29 09:10:03
曝百度招聘高级工程师,不考虑:工作超过6年+离职3个月以上的

曝百度招聘高级工程师,不考虑:工作超过6年+离职3个月以上的

不掉线电波
2023-03-28 17:01:24
 马云回杭州!阿里宣布史上最大调整

马云回杭州!阿里宣布史上最大调整

上观新闻
2023-03-28 22:20:33
宁夏基层干部不作为,荒漠上万亩林场面临断水,“治沙英雄”痛哭下跪

宁夏基层干部不作为,荒漠上万亩林场面临断水,“治沙英雄”痛哭下跪

齐天候
2023-03-28 13:50:52
61岁的中国香港知名男演员——欧阳震华,凌晨疑惑地连发两文。

61岁的中国香港知名男演员——欧阳震华,凌晨疑惑地连发两文。

家庭小医师
2023-03-28 20:38:19
未来44天,决定了世界的命运

未来44天,决定了世界的命运

圆方你怎么看啊
2023-02-24 10:45:03
假消息被打脸!马英九返乡祭祖,“三个没有”让台湾媒体深感失落

假消息被打脸!马英九返乡祭祖,“三个没有”让台湾媒体深感失落

纪硕鸣
2023-03-29 08:56:24
德国最大在野党对华要“变脸”?美媒:正改写默克尔“中国战略”

德国最大在野党对华要“变脸”?美媒:正改写默克尔“中国战略”

环球网资讯
2023-03-29 06:12:20
普京向全球宣布,拒绝中国援助,反对中国修铁路,美:“下手”了

普京向全球宣布,拒绝中国援助,反对中国修铁路,美:“下手”了

常高俊April
2023-03-29 07:15:20
张津渝自爆:6分25秒不雅视频,是自己为了取悦吕总,求着他拍的

张津渝自爆:6分25秒不雅视频,是自己为了取悦吕总,求着他拍的

郑丁嘉话
2023-03-29 09:57:34
史诗级交易!魔术9换1梭哈东契奇,欧文拆队成功,库班终将醒悟

史诗级交易!魔术9换1梭哈东契奇,欧文拆队成功,库班终将醒悟

体育大朋说
2023-03-29 08:39:08
一保时捷出租车走红,月入20万3年已回本,夫妻均用豪车开出租

一保时捷出租车走红,月入20万3年已回本,夫妻均用豪车开出租

小星球资讯
2023-03-28 21:21:08
2023-03-29 12:40:49

头条要闻

商务部长6天见超10家外企高管 还见了荷兰阿斯麦总裁

头条要闻

商务部长6天见超10家外企高管 还见了荷兰阿斯麦总裁

体育要闻

国家队100球里程碑!梅西成南美第一人

娱乐要闻

从巩俐到刘浩存,张艺谋审美降级了?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马云刚刚回国,阿里就彻底变天了

汽车要闻

今春穿搭添新风尚 不来台红旗H6配你的OOTD吗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时尚
家居
数码

教育要闻

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正式上线,提供电子书等海量资源

亲子要闻

过分!女童就餐区就地大便,爸妈别再以“孩子还小”当借口了

跟对家或前妻同台,哪个更尴尬?

家居要闻

原木色系温暖之家,尽显宁静与雅致

数码要闻

苹果新专利:引入磁性设计,让你不用再系鞋带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