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过量吃粗粮小心肠胃受损 怎么吃才更健康

0
分享至
胃肠功能较差的老年人,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消化功能不健全的儿童,消瘦、营养不良、缺钙、铁等元素的人群应少吃粗粮。

(原标题:过量吃粗粮小心肠胃受损 怎么吃粗粮更健康?)


  粗粮富含丰富的氨基酸和优质蛋白质,经常吃粗粮可以降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有助于抵抗胃癌、肠癌、乳腺癌、溃疡性肠炎等多种疾病。于是很多人天天吃粗粮,一日三餐都吃粗粮。其实,吃粗粮虽然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也不是越多越好。

注意:6类人群不宜常吃粗粮

  究竟哪些人不适合吃粗粮?胃肠功能不好的人以及免疫力低的人最好少吃粗粮。

1、体内缺少铁元素和钙元素的人

  粗粮里含有植物酸和食物纤维,长期食用的话,会阻碍对矿物质的吸收。

2、免疫力较低的人

  这类人群的话,如果每天吃入纤维素50克以上,就会使人们的蛋白质受阻,从而会造成心脏,骨骼,血液的损害,从而再一次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3、肠胃不好的人

  通常来说,粗粮含有大量的食物纤维,一次性吃太多的话就会对肠胃带来大的负担。

4、长期从事重工力的人

  对于这类型人,粗粮对他们的营养成分偏低,能量也很少,从而会造成营养不良。

5、处于发育期的人

  粗粮中营养成分和能量都是有限的,这种人长期食用话,不仅阻碍胆固醇的吸收,而且还会妨碍其他营养的吸收。

6、患有消化疾病的人

  如果患有肝硬化或者是胃溃疡的人,吃太多的粗粮会引起溃疡出血和静脉破裂,从而使人体的健康受到危害。

粗粮,不是越多越好

  粗粮富含丰富的纤维素,如果纤维素摄入过多,不仅影响消化,还会影响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甚至导致营养不良。所以不同人群应根据需要来摄入粗粮,即不同人群,不同数量。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建议,在全天250克-400克主食中,粗杂粮应占50克-100克。

  如果有高血脂和高血糖者,肥胖、便秘、应酬较多的人,可适量增加粗粮摄入;

  胃肠功能较差的老年人,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消化功能不健全的儿童,消瘦、营养不良、缺钙、铁等元素的人群应少吃粗粮,并且做到粗粮细作。老年人一般建议每天摄入50克粗粮。

怎么吃粗粮更健康?

要想健康吃粗粮,最好注意以下几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一条建议:食物多样,谷物为主,粗细搭配。粗粮在烹制时,不仅要选择少油、少糖的加工方法,还得注重多样化饮食。

细粮为主,粗粮为辅

  吃细粮可以维持人体基本的营养需要,且对五脏六腑具有保健作用,健康人群应根据自己的体重,日常消耗能量的情况,以细粮为主,进行饮食结构的评估和进食。

  粗粮作为营养物质的补充,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间断、有规律的进食。千万不要长期大量食用一种或几种粗粮,以免造成胃肠功能受损。

种类:每天吃4种以上

  每天吃够20种食物已成为很多营养专家的共识,而主食作为每天饮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应该在种类上尽量丰富一些。每天最好吃4种以上粗粮,具体来说,可以包括一种“米”类粗粮,如紫米、小米、大黄米、黑米、糙米等,一种“麦”类粗粮,如燕麦、大麦、黑麦、荞麦等,一种“豆”类粗粮,如红豆、绿豆、豌豆、蚕豆、芸豆等,一种“薯”类粗粮,如红薯、马铃薯、紫薯等。此外,莲子、芡实、薏米等营养成分和谷物相近,也是非常好的候选粗粮。

  除了煮粥外,每种粗粮还有一些其他的吃法,比如芸豆可煮熟后拌凉菜,燕麦可跟黄豆一起打豆浆,红豆可用来做馅,绿豆可用来煲汤等。

处理:提前浸泡4小时以上

  与精白米相比,粗粮的质地更为致密,因此烹调起来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因此,为了节约烹调时间,使烹调后粗粮的口感更好,需要在烹调前对粗粮进行“浸泡”处理。其中各种粗粮对水的“抵抗力”差异很大,紫米、糙米之类只需要泡4小时左右即可,而杂豆表皮最致密,泡豆时间应在12小时以上,最好能达到24小时。

如果要想省事,可以直接把各种杂粮放在容器中,加水没过食材,放冰箱里浸泡一夜即可,这样可以避免细菌超标。

煮粥:水量约为粗粮的7倍

  煮杂粮粥,加水也是一门大学问,加多了,粥所含的内容物少,喝完后很容易饿,而水加少了,容易导致粥的口感不好,让人没有食欲。一般来说,1份粗粮要加入6~8倍的水,这个比例煮出来的粥不但口感好,还能产生饱腹感,不容易饿。

  煮杂粮粥最好用高压锅,因为高压锅烹调能避免食物接触过多氧气,对于保存粗粮中宝贵的抗氧化成分是非常有利的。

  提醒:吃粗粮的时候最好多喝水,因为喝水可以促进粗粮的吸收和肠道的蠕动。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央视发视频“靠力气赚钱心里才踏实”,画面一幕遭狂喷,最终下架视频

央视发视频“靠力气赚钱心里才踏实”,画面一幕遭狂喷,最终下架视频

小星球资讯
2023-03-13 17:50:02
林毅夫: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很可能达到6%或以上

林毅夫: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很可能达到6%或以上

新京报
2023-03-23 14:36:09
但凡有点头脑的企业家都不会去远东投资,除了央企和有背景的民企

但凡有点头脑的企业家都不会去远东投资,除了央企和有背景的民企

橘色数码
2023-03-23 18:17:12
大V晒出一张AI画的“北美风”建筑,公布关键字后网友笑疯了:国家反诈中心?!

大V晒出一张AI画的“北美风”建筑,公布关键字后网友笑疯了:国家反诈中心?!

小星球资讯
2023-03-23 10:09:16
我只是在外面蹭一蹭,不进去

我只是在外面蹭一蹭,不进去

陈陈情感录
2023-03-23 21:11:21
网民吁取消“一患一陪护”政策:多地原则上沿用,河北不再执行

网民吁取消“一患一陪护”政策:多地原则上沿用,河北不再执行

澎湃新闻
2023-03-23 14:48:11
大量船只停中国附近,美媒:聪明的航运公司已开始提前布局

大量船只停中国附近,美媒:聪明的航运公司已开始提前布局

环球网资讯
2023-03-23 06:49:16
C罗任意球绝了!18米重炮+世界第198门将不断摇头,转身战斧庆祝

C罗任意球绝了!18米重炮+世界第198门将不断摇头,转身战斧庆祝

体育知多少
2023-03-24 06:55:21
重磅! 中缅泰三国宣布,解决缅甸多年拐卖伤害人口事件!

重磅! 中缅泰三国宣布,解决缅甸多年拐卖伤害人口事件!

笔墨先森
2023-03-23 23:46:19
上海进才中学女老师与男学生一个月发生44次关系?学校:消息不实

上海进才中学女老师与男学生一个月发生44次关系?学校:消息不实

追月数星
2023-03-23 17:28:42
“关键时刻”来了,民进党当局气急败坏

“关键时刻”来了,民进党当局气急败坏

枢密院十号
2023-03-24 00:34:22
港媒:“黄店”老板宣布与“黄圈”割席,“香港不能乱,也乱不起”

港媒:“黄店”老板宣布与“黄圈”割席,“香港不能乱,也乱不起”

环球网资讯
2023-03-23 22:13:29
疑似29分16秒不雅视频曝光,这次发生在地下停车场…

疑似29分16秒不雅视频曝光,这次发生在地下停车场…

小妍说情感
2023-03-23 21:54:19
震撼!38岁C罗轰进炮弹任意球,对方门将摇头,4万人高喊“SIU”

震撼!38岁C罗轰进炮弹任意球,对方门将摇头,4万人高喊“SIU”

搜达足球
2023-03-24 07:30:08
2-1!大逆转!郑钦文霸气怒吼,迎来里程碑1胜,世界排名再创新高

2-1!大逆转!郑钦文霸气怒吼,迎来里程碑1胜,世界排名再创新高

今日网球
2023-03-24 02:31:50
朝中社:朝鲜青年学生平壤集会,发誓“惩罚美帝国主义和傀儡逆贼”

朝中社:朝鲜青年学生平壤集会,发誓“惩罚美帝国主义和傀儡逆贼”

环球网资讯
2023-03-23 22:56:16
刚踢完主帅下课了!坎塞洛:有点惊讶、感谢纳帅,会尽量适应新帅

刚踢完主帅下课了!坎塞洛:有点惊讶、感谢纳帅,会尽量适应新帅

直播吧
2023-03-24 06:33:07
连开5枪击毙歹徒!这位东北“母老虎”在美国用“城堡法”正当防卫成功

连开5枪击毙歹徒!这位东北“母老虎”在美国用“城堡法”正当防卫成功

军武速递
2023-03-23 19:21:57
单亲妈妈醉酒底裤走光,男友心疼抱上面包车:这一晚500真不好赚

单亲妈妈醉酒底裤走光,男友心疼抱上面包车:这一晚500真不好赚

培大看众生
2023-03-23 08:43:31
48小时内3件大事,韩国领导人被逼辞职,“丧权辱国”在全境回响

48小时内3件大事,韩国领导人被逼辞职,“丧权辱国”在全境回响

帝都观日记
2023-03-23 14:32:47
2023-03-24 08:06:44

头条要闻

媒体:洪都拉斯外长到北京商谈建交 台当局气急败坏

头条要闻

媒体:洪都拉斯外长到北京商谈建交 台当局气急败坏

体育要闻

被76人交易4年后 富尔茨比西蒙斯更强了

娱乐要闻

胡杏儿为50岁丈夫庆生 Party像婚宴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华为P60 Pro上手 专属于你的影像旗舰

汽车要闻

全球首款搭载帝瓦雷音响 腾势N7将于年中上市

态度原创

亲子
旅游
教育
公开课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网友晒出幼儿园弟弟一张奖状“干饭领头羊”,网友:干饭是孩子的真本事。

旅游要闻

洛阳牡丹:国色天香,美到心醉!

教育要闻

重磅!2023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发布!MIT哈佛实力碾压,冲进前10的中国大学是....

公开课

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差点成了中国首都

军事要闻

美军福特号航母穿越大西洋 甲板停满战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