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茶叶院士谈喝茶 健康喝茶七大建议

0
分享至
陈宗懋院士有句名言:“饮茶一分钟,解渴;饮茶一小时,休闲;饮茶一个月,健康;饮茶一辈子,长寿。

(原标题:茶叶院士谈喝茶 健康喝茶七大建议)

编者的话:眼下正是明前茶上市的季节,本报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他自3岁开始,坚持喝茶80多年,研究茶60多年。他有句名言:“饮茶一分钟,解渴;饮茶一小时,休闲;饮茶一个月,健康;饮茶一辈子,长寿。”让我们看看如何喝茶能把其好处发挥到最大。

108岁是茶寿

“‘茶’字拆开来,可变成几个数字,草字头是二十,中间人是八,木字拆开是八十,三者相加是108,人活到108岁称为茶寿。”陈院士告诉记者,我国成年人喝茶比例为45%,有人喜欢其味道,有人为了养生,但具体茶分几种,有哪些保健功效,知道的人却不多。

陈院士介绍,根据制茶工艺不同,可将茶分为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白茶和黄茶。我国绿茶消费量第一,红茶第二;但从世界范围来看,红茶消费量最高。具体到每个地区对茶的消费又各具特色,比如江浙喝绿茶多,云南、内蒙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喝黑茶多。目前确定的茶叶功效有4个方面,不同茶,具体功效也不同。

抗氧化。研究表明,绿茶比其他参与实验的21种蔬果的抗氧化活性高出许多倍。也有研究显示,茶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比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还强。因此,喝茶能预防由氧化损伤引起的衰老和癌症。

预防心血管疾病。黑茶和乌龙茶效果最好。陈院士介绍,在茶对人体的保健效应研究中,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最令人信服。结果显示,坚持喝茶不仅有利于降压降脂,还能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

防癌、抗过敏。其中绿茶抗癌作用最好,与其中富含的儿茶素有关。日本对8000多人跟踪10年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明,每天饮10杯绿茶可延缓癌症发生,女性平均延缓7.3年,男性3.2年。日本和美国均已将绿茶用于防癌。研究还发现,茶叶中的儿茶素有抗过敏功效,对海鲜、花粉过敏的人可多喝茶。

防龋齿。这是因为其中的茶多酚类化合物可以杀死牙缝中存在的龋齿细菌,并让其难以附着在牙齿表面,从而预防龋齿,牙膏中添加茶多酚也是这个原因。另外,茶叶中的氟也有坚齿作用。

此外,有最新研究指出,常喝茶可降低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风险,特别是那些有老年痴呆症遗传风险的人群。

健康喝茶七大建议

根据多年研究与实践,陈院士给出7条喝茶的建议。不同体质喝不同茶。绿茶性凉,建议胃不好的人喝红茶,新的绿茶放久一点再喝也可以;有肥胖问题的人建议喝乌龙茶、黑茶。

不同季节喝不同茶。建议春天多喝绿茶,冬天喝暖胃红茶。但主要还要看个人喜好。

每天泡两三次茶。不要一壶茶从早喝到晚,茶淡了应倒掉重新泡,一天泡两三次最好。

别喝太浓的茶。不建议喝浓茶,尤其是睡觉前。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会影响矿物质吸收,对神经刺激也大。建议150毫升的水放3克茶叶。

黑茶、红茶用开水泡。有人认为,泡茶时为了避免破坏茶多酚,应用80℃的水,其实未必。陈院士建议,嫩的一芽一叶茶可用低水温泡,而黑茶、红茶完全可用开水泡。

不喝隔夜茶。没有研究显示隔夜茶致癌,但是茶放了一夜,难免有微生物污染,卫生不能保证,所以不建议喝隔夜茶。

密封、低温存茶。陈院士会把茶装满罐子,盖好再用密封袋密封,放到专门储存茶叶的小冰箱。密封、低温可避免茶多酚被氧化,并避免串味。这样保存半年到一年,茶味都不会减。

挑茶四大关键

陈院士认为,选出适合自己的好茶,要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个人喜好选茶。茶叶越嫩越好,但越嫩,其口味越清淡。选茶要依个人口味,喜欢清爽的可选安吉白茶;喜欢浓厚的可选经过揉搓工艺的毛尖或毛峰。陈院士不喜欢太清淡的茶,购买时基本不选一芽一叶的,常选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的茶。

袋泡茶不一定品质差。常在酒店看到茶包,冲泡方便,喝茶时不用担心茶叶吃到口中,这种茶并不一定品质低。在国外,高品质的茶一般都用茶包,这样做只是为了方便,不能作为衡量茶品质的指标。

不被华丽包装迷惑。有些包装精美的茶虽贵,品质却不一定好,因此贵并非茶叶品质的衡量标准,包装做到基本的防潮、防湿即可。

优先选择大品牌。大品牌的茶叶品质更有保障。同一品牌的茶,尽量选择春茶、嫩茶,也可以选择春茶后期的茶。

茶可以放心喝

近年来,茶叶农残、铅、氟超标等问题时常见诸报端,让人们常纠结到底要不要喝茶。陈院士表示,茶不安全的说法多被夸大,茶仍可以放心喝。

茶水中基本没有农残。陈院士介绍,国家目前对农药的使用范围、剂量和安全间隔期都有严格规定,农药登记使用前,须对其进行大量的实验,符合要求才能上市。另外,近几年抽查显示,茶叶农残合格率都达97%以上。最关键的是,我们喝的是茶水,并不吃茶叶,当前我国应用到茶上的农药基本都是脂溶性的,在泡茶过程中较难溶解出来。

选择春茶、红茶和绿茶。若还是担心农残,建议选春茶、红茶和绿茶。6~9月病虫害严重,是喷洒农药的主要月份,在这之前已上市的春茶农残较少;绿茶和红茶多选用嫩叶,而乌龙茶和黑茶多选用老叶,由于茶叶中的农药一部分来自喷洒,一部分从土壤中蓄积,所以采摘越晚的老叶农残含量越高。

常喝砖茶可能导致氟过量。适量的氟有助预防龋齿,过量则引起氟斑牙。绿茶和红茶含氟低于乌龙茶和黑茶;同一品种的茶,嫩叶低于老叶。不常喝黑茶或乌龙茶的人不用担心氟超标问题,但有些少数民族,每天都喝用黑茶做成的砖茶,应该关注氟过量问题。

重金属铅含量有地域差异。茶叶中的重金属铅主要来自土壤,因此其铅含量高低存在地域差异。目前我国规定,茶叶中铅限量值是5毫克/千克,超标率一般在2%以下。总体来看,茶叶中的铅残留水平对健康不会构成威胁。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每天一顿饭续命20年?有科学家颠覆认知:细胞饿了连自己都吃

每天一顿饭续命20年?有科学家颠覆认知:细胞饿了连自己都吃

中国商报
2023-06-01 16:14:53
罗永浩京东直播首秀卖了15亿!1分钟卖出一套房,网友:房子打折买来后能正常过户、网签吗?

罗永浩京东直播首秀卖了15亿!1分钟卖出一套房,网友:房子打折买来后能正常过户、网签吗?

中国经济周刊
2023-06-01 15:30:18
刚刚,民航遭一记重击!

刚刚,民航遭一记重击!

民航之翼
2023-06-01 19:27:32
现役五大上将:个个位高权重,他们是谁?他们都来自哪里?

现役五大上将:个个位高权重,他们是谁?他们都来自哪里?

王老师日常
2023-06-01 19:01:02
原来他已去世9年!靠冬天里的一把火爆红,三个妻子无一参加葬礼

原来他已去世9年!靠冬天里的一把火爆红,三个妻子无一参加葬礼

八卦详闻
2023-06-01 13:57:49
又一猛瓜!柳州一局长与情人露骨聊天记录,被妻子发到公务员群里

又一猛瓜!柳州一局长与情人露骨聊天记录,被妻子发到公务员群里

Linda时光花园
2023-06-01 15:12:21
曾经火爆全国的哈慈五行针,现在怎么样了?

曾经火爆全国的哈慈五行针,现在怎么样了?

医言难尽
2023-06-01 19:56:04
今明两年,手中有存款或“大量现金”的普通老百姓,将变得焦虑?

今明两年,手中有存款或“大量现金”的普通老百姓,将变得焦虑?

金芒美食
2023-06-01 19:40:53
曝网店老板喊话山西某学院:穿过的衣服申请退货退款,你们的校风是这样的?

曝网店老板喊话山西某学院:穿过的衣服申请退货退款,你们的校风是这样的?

互联网大聪明
2023-06-01 17:35:02
江苏俩母子在40秒内遇害!凶手疑被欠薪2750元,特殊身份恐难死刑

江苏俩母子在40秒内遇害!凶手疑被欠薪2750元,特殊身份恐难死刑

洛洛女王
2023-06-01 22:13:45
突发!6月1日下午又有5人被查落马,其中三名“女老虎”引热议

突发!6月1日下午又有5人被查落马,其中三名“女老虎”引热议

侃爷说教育
2023-06-01 17:58:58
南通母子俩遇害,只因拖欠了工人3000元工资,临终求饶“我错了”

南通母子俩遇害,只因拖欠了工人3000元工资,临终求饶“我错了”

巧桥的小城艺术
2023-06-01 20:48:09
庾澄庆曝心脏病猝逝!经纪人回应,原来是为伊能静结婚才发病了?

庾澄庆曝心脏病猝逝!经纪人回应,原来是为伊能静结婚才发病了?

贵妃爱娱圈
2023-06-01 13:28:51
吃一口=6000条寄生虫!正大量上市,男女老少都爱吃,千万要煮熟

吃一口=6000条寄生虫!正大量上市,男女老少都爱吃,千万要煮熟

开锅造饭
2023-06-01 18:41:37
反转!郑爽真实近照曝光,之前是恶意P图,本人晒原图反击

反转!郑爽真实近照曝光,之前是恶意P图,本人晒原图反击

缘木不求娱
2023-06-01 21:30:06
外贸订单跌40%,就业寒潮来临?海关亮眼数据回应:别只看表象!

外贸订单跌40%,就业寒潮来临?海关亮眼数据回应:别只看表象!

金错刀
2023-06-01 18:07:57
国家动真格!成都、南京、杭州、深圳地铁规划取消,释放什么信号

国家动真格!成都、南京、杭州、深圳地铁规划取消,释放什么信号

高冷圆月kv
2023-06-01 16:10:54
日德断供高铁车轮,撕毁5.6亿大订单,美国:这次我没参与

日德断供高铁车轮,撕毁5.6亿大订单,美国:这次我没参与

关权教授
2023-06-01 18:50:05
“走后门”注意卫生很重要,3种清洁法有效保护肛门健康

“走后门”注意卫生很重要,3种清洁法有效保护肛门健康

护士笔记
2023-06-01 17:52:07
西安高三学霸林嘉文,距高考百天时跳楼,遗言:一生已看透两件事

西安高三学霸林嘉文,距高考百天时跳楼,遗言:一生已看透两件事

历史求知所
2023-06-01 10:47:10
2023-06-02 03:22:44

头条要闻

福州市房协深夜发文:撤销调整中介费指导意见文件

头条要闻

福州市房协深夜发文:撤销调整中介费指导意见文件

体育要闻

梅西寄语阿尔巴:告诉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我非常爱你

娱乐要闻

虞书欣因旅游太多上热搜 竟遭网友狂嘲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6.5万买3.5万卖,阿里裁员致"大厂房"价格腰斩?

汽车要闻

全新smart精灵#3售20.99万起 新奢纯电轿跑SUV

态度原创

教育
手机
时尚
家居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高考只决定了分数,而非定局!考后有三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手机要闻

六一儿童节特别策划:再见童年

现任婚姻这么好,但网友还磕她和前夫的过期糖?

家居要闻

日式原木暖居,营造宁静休憩空间

军事要闻

韩军已经打捞起朝鲜发射失败的运载火箭部件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