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柴效武:以房养老和基地养老结合 打造新模式

0
分享至
以房养老和基地养老,这者结合在一起,对于养老问题的解决是不是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呢?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柴效武

各位来宾,下午好!

今天我讲一个新的题目,打造养老新模式,以房养老和基地养老。

首先需要说话以房养老,研究的成果也引起相当大的社会轰动,国务院的文件已经纳入进来了,我感到非常欣慰。

钱从什么地方来,老年人的数量大幅度的增加,以前人均寿命五六十岁,现在达到七十岁、八十岁,对于他退休以后还有二十年的时间,养老标准、质量、品味大幅度的提升,未来的老年人养老应该怎么养,是不是必须要讲究怎么养。

对物价来说,这方面持续上涨,通货膨胀也不容小看,然后在这种状况下,钱应当怎么办。大家想我的社保,现在单靠社保不够用。按照现行的社保体系,将来是不是能够一直延续下去,这是值得怀疑的。

按照美国的说法,美国的经济学家也讲到了,美国的社保体系将来某一天是不是可能发生崩溃。大家把钱搞进来了,但是将来是不是能领到养老金,现在说不清楚。在中国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开辟新的战场,寻找新的养老资源。比如说房子,以房养老在中国它的条件是最合适的,中国91%的家庭有了自己的房产,房子是自己的,而且许多家庭有两三套房子。

另外,中国的房子特别值钱,在北京随便找套房子价值三五百万,但是房子里面住着老头、老太太,然后每个月却的可怜的没钱用,没钱花,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这是端着金饭豌讨饭吃。

有一年夏天,我参加一个夕阳红列车,上海一大堆老头、老太太很聪明,到了景点门口就是不进去,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是不是大家没有钱,不是。可能钱不大多,但是至少有房子,这就说明了头脑已经被禁锢住了,对国家相关的政策、相关产品的研发,是不是也有相当大的禁锢,现在还没有开放。

所以以房养老,把家庭拥有最大的财富房子视为养老资源,等老人死了以后房子可能交给子女,子女的生活要比父母的生活好的多,这是非常清楚的。通过这个办法来解决日益严重的养老资源短缺,养老体制不健全,解决了这方面的缺陷。

所以当时提出这个口号,60岁之前是人养房子,60岁之后房子养人。人养房子,养的非常难,非常辛苦,要当房奴几十年,所以是不是房子也应该对人做相应的贡献,这个贡献是双重性的贡献。一方面买到房子,房子可以用来居住,这里面可以投资炒作,在炒作的过程中赚钱。房子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融资。

以前谈到中国的老太太,现在赚了一辈子的钱,买到属于自己的房子,然后心满意足的上天堂了。但是美国老太太就不一样了,她年轻的时候贷款买房子,住了一辈子然后也心满意足上了天堂,通过这个方式中国的老百姓都有了自己的房子。但是在2003年我提出第三个老太太,在年轻的时代跟美国老太太一样,你通过贷款把自己的房子买到手,然后逐步的还款。但是我不是死亡的前天还清,而是60岁贷款全部的还清,这个房子是我的,然后用我的房子为自己养老,这个结果是最好的,也是最棒的。

大家讲以房养老,就拿这个模式来说,这个产品应该是非常不错的,美国在这方面操作也是最完善、最成功的。美国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返商抵押贷款思想萌芽出现了,八十年代经过一场混乱,九十年代政府在中间大量的介入,大棒加上胡萝卜。比如说某些公司骗老百姓的房子,政府的大棒出来了。假定说这个产品精心为老百姓服务的,政府在中间给予相当的补贴。

当时2000年美国政府反向抵押贷款做了四千多份,到了2007点马上插过十万,然后每年几乎是翻番的增长,这个状况表现非常不错,在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反向抵押贷款也出现了。但是中国大陆应该怎么办,前年国务院的文件中国在搞这方面的试点,试点工作已经开展两年。但是开展的结果怎么样,应该说不怎么样。

赚钱赚的太容易、太简单、太轻松,中国的保险业搞营销、宣传、拉保险这块做的最好。但是保险业最大的缺陷,一是产品研发,研发机构在什么地方,研发产品在哪里。大家对资本的运作也表现的非常差,假如说保险公司把产品研发的相当棒,资本运作相当棒,产品一出台老百姓抢着买,我需不需要几百万拉保险整天在这方面忽悠和炒作,是不需要的。

全方位的介入,最终我搞了一大堆东西,保险公司一看不是他们需要的,他们自己搞。就保险公司来搞,把一切的好处留给自己,一切的坏处留给对方。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如何接受产品,这是不可能的。反向抵押贷款,以房养老,是不是以保险公司开办就可以了,这个不行,必须是综合工程,需要政府全方位的介入。

一种新的思想理念是,以房养老操作工具有三十种。前两年出版一本书,未来靠上养老,上面介绍了三十种办法。就像大家中午吃饭一样,我给你来一个自助餐,菜摆了三十个,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来吃。但是假定说现在菜只有一个,你爱吃不吃,这是不一样的。

不管怎么样,最终住房通过群租的改变和空间的转移,时间的置换等等这种方式,最终让养老达到这种目的,这就是以房养老。

比如说我把房子卖掉,我自己住了养老院,我把房子出租掉,我本人住进最好的养老院也可以。昨天我见到一个同学,把北京市内的房子出租,每个月拿到租金八千块,然后在北京市的郊区租了个房子,这个也是以房养老。年轻人每天忙着赚钱,赚了一大堆总得有一个地方放,我可以把钱放银行,也可以拿这笔钱来买房,随着房价的增值比银行存款利率高多了。

城市老年人希望到农村看看田园风光,以这种方式来说是不是可以。比如说北京的老年人,当然养老环境是非常好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又是相当不好的。比如说雾霾、污染、噪音等等,北京的成本非常昂贵,生活费、房价、地价,一个月我拿三千块钱在北京是确认。假定说我换一个地方,比如说在浙江许多小的城乡生活表现的非常好,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也叫做以房养老。

都说将来父母的房子留给子女,不是无代价的给子女,卖给子女,子女每个月掏腰包,将来才可以继承到房子,这不大符合中国的国情。如果现在我抵押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必须要算帐,这就非常麻烦了。所以以房养老在中国的操作大有余地,而且将来随着形势的压迫,中国不得不走这条路。

养老基地和基地养老,刚才讲到把北京市的老年人,假定说我现在到浙江、沿海地区、山东潍坊、威海、青岛、大连,到这里养老都是非常好的选择。但是这个选择是不是大放羊的方式,假定说我在杭州、威海、大连、青岛我建造大部分的养老基地,养老基地里把最好的设施服务放进去,把全新的理念和思想灌输进来。养老基地的目标是建造养老天堂,我通过这种方式把老年人吸引到基地来养老。

我的生活成本、房价成本一切都表现的比较低,养老的环境品位表现的比较多,这对生命来说是不是可以多活十年、八年。

你在北京不让你呆了,必须要把你赶出去,并不是这样的,而是通过好的养老基地,把老年人吸引过来。另外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自愿的原则。

发展养老产业,打造养老基地,优化养老资源,降低养老成本,提升养老质量。降低养老成本,这个也是必须的,假定说小孩对年轻人多花钱这叫做投资,但是对老年人多花钱是不是叫做投资,不是这样的。保障同等质量品位的养老或者是更好的情况下,养老成本会发生大幅度的降低。

基地养老的价值,年轻人进城打工赚钱,比如说将来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老年人口占的比例大概是多少,比如说38%或者是40%,那天我到上海他们算了一下达到51%,然后在这种情况下,城市正在瘫痪,它的活力、青春、竞争没有了。现在把一部分老年人迁移出来,然后把一大堆年轻人送进去,这样城市的活力才能表现出来。

第二个方面生态环境优越,现在我找到拉动经济社会增长一条新的路径。养老基地、基地养老这个观点,以前我对浙江许多县政府,他以前不接受,后来接受的相当好。原来建德市千岛湖的市委书记,你这个观念相当不错,但是我在任期间绝对不会接受,我现在有两千多亩地搞工厂,就业、税收、GDP一切都上来了。但是后来过了四五年,同样的市委书记,他讲到把建德打造成养老城,欢迎北京、上海、国外的老年人到我们建德养老,建德提供最好的设施服务条件。

通过这种方式来拉动经济社会增长,是不是也是一条非常好的路径。对子女加父母送到养老基地,提前享受天堂一般的生活。对老年人来说,养老成本大幅度降低,社会养老资源大幅度节约。

居家养老是养老的重头戏,在养老重头戏之下,是不是应该搞点新的方法,相对搞点大规模的资源聚集,老人相对聚集的基地养老。就养老基地的建设来说,围绕和谐社会,在中国要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化。经济资源、社会环境协调,最终的结果是天人合一,是不是能达到这个境界。

以房养老和基地养老,这两个可以混在一起,把这个问题解决是不是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按照我的设想,假定全国在环境优美的地域建造养老基地达到上千个,然后对老年人养老怎么办,那就非常简单。60岁退休,退休之后对未来的十年、八年,现在我做一个统筹安排,春节我到什么地方,苏杭非常不错,夏天我到了太阳岛,然后秋天到什么地方,到武汉、昆明和其他地方,冬天我到海口三亚去,一年四季都过的相当不错,这种方式我需要多花一些钱,钱在真正地方,就是房子。两大新的养老举措,可以解决中国一部分养老问题。

现在讲养老首先表现为一大负担,养老产业表现的内容、规模、总量表现的非常大。就以房养老和基地养老是不一样的,以前老年人穷的不得了,但是现在钱多的花不掉,达到这样一个结果。这个跟基地养老正好相反,打一个空间差,我把这个地方的钱财放到另外一个地方使用,环境也作为重要的养老资源,然后老年人取得自由,随心所欲,我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对老年生活来说变的丰富多彩。

大家一想居家养老是最好的,但是作为老年人我是不是一年360天都在自己家里坐着,相反现在老年人旅游观光大量增加。如果说再过上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这种老年人积极养老的更多。

还有农宅地养老,刚才谈到以房养老对农村老人来讲不合适。农村老年人现在有宅基地,这个宅基地是相当值钱的,用宅基地也可以发挥养老这方面的作用。现在全国在这方面搞试点,浙江做的相当不错。以房养老主要是搞钱,农宅地养老搞土地,基地养老主要是提供养老保障服务的平台,把这三大工作全部串到一块,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妈妈给儿子讨回公道后,去陪孩子了

妈妈给儿子讨回公道后,去陪孩子了

情感私话
2023-06-04 07:07:35
广东汕尾海滩突现大量生蚝,有人一车一车捡,官方:吃不得!

广东汕尾海滩突现大量生蚝,有人一车一车捡,官方:吃不得!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3-05-31 14:19:36
突然暴涨!专家:警惕“智商税”

突然暴涨!专家:警惕“智商税”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3-06-03 20:09:08
中国将再建一座迪士尼?最新回应!

中国将再建一座迪士尼?最新回应!

金羊网
2023-06-03 19:23:22
黄觉被拍到拉着张艺凡的手不放,调戏小姑娘,毛晓彤江疏影秒懂

黄觉被拍到拉着张艺凡的手不放,调戏小姑娘,毛晓彤江疏影秒懂

微博那些事儿
2023-06-04 07:00:13
波特:如果不是戴维斯绝杀,2020年西决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

波特:如果不是戴维斯绝杀,2020年西决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

OnFire
2023-06-04 12:31:08
文工团挑选年轻漂亮女兵进京,彭德怀怒道:这是皇帝选妃吗

文工团挑选年轻漂亮女兵进京,彭德怀怒道:这是皇帝选妃吗

【历史客栈】
2023-05-21 10:20:59
美不胜收!四川境内最大规模野生索玛花盛开

美不胜收!四川境内最大规模野生索玛花盛开

人民资讯
2023-06-02 12:41:27
马斯克去陈数家吃饭引热议,16个菜人均2000,女方丈夫曝多次出轨

马斯克去陈数家吃饭引热议,16个菜人均2000,女方丈夫曝多次出轨

军歌小碧子
2023-06-03 08:21:28
60岁李连杰像80岁老爷爷,功夫皇帝身体早衰,是习武透支生命?

60岁李连杰像80岁老爷爷,功夫皇帝身体早衰,是习武透支生命?

8圈八一八
2023-06-03 03:41:29
转扩!千万别去!

转扩!千万别去!

江南晚报
2023-06-03 19:53:53
新婚第3天回门,5个亲戚的招待饭菜,网友:第5家明显不待见你们

新婚第3天回门,5个亲戚的招待饭菜,网友:第5家明显不待见你们

餐饮新纪元
2023-06-04 09:23:18
美军机逼近汕头遭驱离,美防长:若中方继续挑衅,事态或急剧失控

美军机逼近汕头遭驱离,美防长:若中方继续挑衅,事态或急剧失控

票姚校尉
2023-06-02 11:46:17
给刚因为言论不慎而翻车的郑强教授两点意见,请郑教授笑纳

给刚因为言论不慎而翻车的郑强教授两点意见,请郑教授笑纳

深刻成考
2023-06-04 12:34:11
太惨了,5人死亡,希望尽快调查出真相

太惨了,5人死亡,希望尽快调查出真相

金宝每日说法
2023-06-01 11:31:59
继续炒作!加媒记者声称目睹中国军舰横切逼美舰改道,险些相撞?

继续炒作!加媒记者声称目睹中国军舰横切逼美舰改道,险些相撞?

环球网资讯
2023-06-04 09:33:34
“丧心病狂的野心家”!无论冠军归属,最后赢家只有——莱利!

“丧心病狂的野心家”!无论冠军归属,最后赢家只有——莱利!

环小辰爱体育
2023-06-04 18:35:06
刚刚,6月4日7点14分,在我国南沙群岛万安滩,发现三艘越南船只

刚刚,6月4日7点14分,在我国南沙群岛万安滩,发现三艘越南船只

欧阳山峰
2023-06-04 12:08:14
贵阳六中杀人案:为争夺35岁女班主任,富二代亲手杀害同班同学

贵阳六中杀人案:为争夺35岁女班主任,富二代亲手杀害同班同学

离笙奇谈
2023-05-28 11:28:04
石家庄老婆抓小三被丈夫拖行后续:渣男过往被扒,小三真容曝光

石家庄老婆抓小三被丈夫拖行后续:渣男过往被扒,小三真容曝光

老陈嘚吧嘚
2023-06-03 22:58:17
2023-06-04 19:16:49

头条要闻

遭遇"烂场雨"的南阳麦收基本结束 农民无奈接受芽麦

头条要闻

遭遇"烂场雨"的南阳麦收基本结束 农民无奈接受芽麦

体育要闻

地球保卫战,只剩最后一道防线了...

娱乐要闻

李荣浩连续9年为妻子庆生 无生子计划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中国大厂最牛女CEO

汽车要闻

售14.18万-16.88万 2023款亚洲狮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家居
本地
公开课

艺术要闻

JINGART2023 回归北京艺术生态的party 一切都要耐心对待

旅游要闻

重庆昌都自驾游 这15个景点请不要错过

家居要闻

日式原木暖居,营造宁静休憩空间

本地新闻

“颜色釉女王”邓希平:让历史的技艺重现光芒

公开课

40岁广东男子,每晚夜跑6公里,一年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